第二百零四章 1503:歐羅巴之戰 二 序幕(3 / 3)

奧地利人相信這個說法的實在太多了。

這其中既包括那些宮廷裏的貴族,也包括軍隊中的將領。

不過最重要的是,皇帝本人也相信這個說法。

馬克西米安會相信亞曆山大不敢發動戰爭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了他之前的老對手路易十二的待遇。

他認為亞曆山大既然不敢真的去得罪法國國王,以至即便獲勝之後,也還是客客氣氣的和法國人簽署了協議,那麼對作為皇帝的他也肯定同樣是這樣的態度。

而巴倫娣從接到斯科普的求援到做出反應居然用了將近一星期這件事,更是讓占領了米蘭的奧地利人相信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就是個裝腔作勢的稻草人公國。

甚至有人因此提議不如直接一路南下,入侵羅馬涅,奪取蒙蒂納。

所以當奧地利人聽說與帕爾馬城防軍發生衝突的時候,作為前鋒正駐紮在皮亞琴察城裏的格拉茨伯爵的部隊,立刻調動起來,向著帕爾馬方向進逼。

不過格拉茨伯爵到底是個謹慎的人,他沒有隻派出一個連隊去向帕爾馬人報複,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整個部隊派上了戰場。

他相信,隻是這種規模的調動,已經足以能夠下的帕爾馬人做出應有的賠償了。

做為奧地利駐北意大利部隊的前鋒,格拉茨伯爵部隊,大約1100人。

然後他的這支部隊,就一頭撞在了恰好位於北部防線左翼的貢帕蒂軍團的正麵。

當看到遠處的起伏的丘陵後麵出現的波西米亞騎兵時,格拉茨伯爵開始隻是覺得有些意外,不過他依舊沒有意識到形勢的變化。

他下令讓部隊停止前進排成整齊的矛陣,同時琢磨著是否應該等到敵人的騎兵逼近時,就命令部隊中不多的火槍手射擊把他們趕跑。

不過這樣一來很可能會把後麵的敵人嚇跑,如果那樣可能就失去懲罰帕爾馬人的機會了。

所以伯爵考慮在和敵人短兵相接之後,再把那些討厭的騎兵用弓箭和火槍驅逐出陣地,然後就對敵人的步兵展開一場屠殺。

“這應該足夠讓那些帕爾馬人知道該怎麼尊重別人了。”

伯爵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手下之後,得到的是一陣對他周密計劃的恭維和討好。

然後奧地利人就看到那些騎兵遠遠的向著自己陣地的側翼衝去,這時候伯爵才隱約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

那些騎兵的目的看上去很明顯,他們是打算要截斷奧地利人的退路。

這讓伯爵意識到除了這些騎兵之外,正麵很可能還會有一隻規模可能不遜於自己的敵軍正在逼近。

伯爵立刻命令所有部隊展開戰鬥隊形,他需要首先布好陣勢,同時占領有利地形。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真相。

他麵對的並非是一隻他想象中規模不小的敵人,而是整整一支敵人的大軍。

以蒙蒂納團為核心,與之前就已經被從比薩,佛羅倫薩抽調出的部隊組建而成的北方防線西部軍團的兵力,兵力4400人。

而在帕爾馬以東至波河一線,則是奧孚萊依指揮的巴爾幹人兩個團為主力,同時加入了大半個博洛尼亞團的將近5300人的東部軍團。

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亞曆山大對威尼斯人始終抱著很大的戒心,所以他把軍團的主力放在了整個防線的右翼,在隨時準備與奧地利人展開決戰的同時,警惕的防備著威尼斯人的動向。

9700人,這幾乎已經是亞曆山大所能投入到北意大利的所有兵力,這其中果然有很多跟他一起連年征戰的老兵,但其中更多的是剛剛征招入伍的新兵。

就如同當初的蒙蒂納和那不勒斯軍隊一樣,亞曆山大需要用一場戰爭錘煉自己這支幾乎是全新組建起來的軍隊。

“要麼和羅馬忒西亞公爵一起崛起,要麼一起沉淪,我們沒有退路了。”

當初送走亞曆山大六世的時候諾梅洛對斯科普說過的這句話又一次出現,不過這次是斯科普寫給諾梅洛的信中。

聰明的選擇在亞曆山大六世這條大船將沉之際選邊跳幫的諾梅洛,如今是羅馬城的護民官。

接到信的時候,諾梅洛幾乎隻稍微猶豫了一下就做出了決定。

他開始在羅馬城裏活動起來,憑借著多年的經營和如今與儼然是首席樞機主教的老羅維雷之間建立起來的密切關係,諾梅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籌集到了大批的物資。

然後這些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通過貿易聯盟在海陸各方的力量迅速運往北意大利。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新式戰爭,一種前人從未采用過的方式,這場戰爭會改變以後戰爭的形式。不過首先要改變的,將是今後歐洲的格局。”

亞曆山大在他寫給妻子的信中如此描述。

而後,這封信就成為了羅馬忒西亞邦聯發動戰爭的未來指導。

4月12日,以在距帕爾馬十四法裏左右的加爾班湖畔,羅馬忒西亞軍隊一舉全殲由奧地利格拉茨伯爵指揮的部隊為序幕,第三次意大利戰爭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