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掌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 三(1 / 3)

亞曆山大不能不承認自己算計錯了。

在他想象中,奧斯曼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徹底殲滅自己這支擋路的敵軍。

以奧斯曼軍隊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兵力,麵對一支隻有大約7000人的敵軍,如果隻是擊潰就未免有些太平常了。

這樣勝利甚至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子都能做到,所以以奧斯曼將軍們的矜持和傲慢,他們肯定會追求更加輝煌甚至是華麗的勝利。

在一次戰鬥就徹底包圍和殲滅一支7000人的部隊顯然是個不錯的想法,畢竟如今的歐洲還真的很少出現能在一場戰鬥中就殲滅如此多數量敵軍的戰例。

由此推斷,想來即便是在以兵多將廣著稱的奧斯曼帝國,這也不是什麼太小的功績。

所以秉著這種想法,亞曆山大著重要求加固防線側翼,他把最信任的阿格裏火槍兵分成三個部分安排到了中央和兩翼,雖然認為奧斯曼人不會毫無常識的試圖進攻自己左翼那段與多瑙河之間的狹窄地帶,但是考慮到或許真會出那麼一個想要標新立異奧斯曼將軍,他在左翼同樣安排了一支數量相對少了些的阿格裏火槍兵。

不過他真正重視的還是右翼。

相對平緩的平原與寬大的側麵為輕騎兵的迂回提供了太多的便利,隻要想到安納托利亞輕騎兵以往的戰績,亞曆山大就相信哪怕是個最平庸的奧斯曼將軍,也不會無視這個優勢。

至於說奧斯曼人可能會因為顧慮到側背的布加勒斯特,亞曆山大倒是更希望敵人的將領膽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或者如果碰上個擁擠積極進攻精神的敵將,或許還會試圖通過引誘布加勒斯特出兵予以一舉殲滅。

相信如果那樣,布加勒斯特人也要坐不住了。

亞曆山大的目的很明顯,他就是想要把龜縮在布加勒斯特城裏不肯出來,甚至還把希望寄托在媾和上的那些貴族拉下水!

隻是他怎麼也沒想到,當麵的敵將最終選擇的卻是個讓他為之愕然的戰術——居然是堪稱毫無技術含量的正麵平推。

6000多人的軍隊隻看數字似乎並不是很多,甚至如果不是親臨其境也想象不到會是什麼樣子,但是當真要把這樣一支軍隊布置完畢後就會發現,這絕不是一場普通戰鬥那麼簡單。

在寬達將近2法裏的正麵上,蒙蒂納軍隊按照戰鬥命令已經進入了各自的陣地,旗幟在午後的熏風中飄揚,長矛林立,盔甲閃亮。

阿格裏火槍兵醒目的深紅色軍裝在軍服各異的隊伍中顯得十分搶眼,排列在密集的長矛方陣中的火槍兵遠遠看去就好像是一團團被點燃的火焰。

波西米亞騎兵在隊列的空隙之間不住奔跑,或是傳遞命令或是大聲吆喝鼓舞士氣。

而在方陣之間的空隙中,熱那亞劍盾兵不知是故作悠閑還是純粹給自己打氣的說說笑笑,那樣子就好像即將到來的不是一場生死大戰而是去和漂亮小妞的約會。

至於叫叫嚷嚷,好像隨時隨地都會跳起來猛撲上去的,則是一大群隊形散亂鬆鬆垮垮的巴爾幹人,這些讓蒙蒂納軍官人人頭痛的農夫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蒙蒂納軍隊中,而大部分則在羅納·潘諾尼的帶領下被亞曆山大編製成一個獨立的巴爾幹團。

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看到奧斯曼人就像瘋狗似的猛撲上去,最好是一上來就用他們最擅長的彪悍與野蠻徹底打亂奧斯曼人的戰鬥序列。

隻是這種打法對於巴爾幹團來說顯然是很危險的,或許一次戰鬥下來就會因為損傷慘重而徹底廢掉,而亞曆山大卻並又不想讓他們成為簡單的消耗品,盡管在這片土地上招收這麼一群農夫補充兵力並不困難,可他對巴爾幹人還有著其他的想法。

所以當羅納·潘諾尼興致勃勃的請求把他的團安排到陣地前麵時,結果就是遭到了亞曆山大的嚴詞拒絕。

“老實的待在工事的後麵,而且要隨時看清我發出的命令,”亞曆山大伸出兩根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潘諾尼“當我命令你進攻的時候,你要像鬣狗一樣撲向敵人,可如果沒有命令你們就必須老實的守在工事的後麵,隻要你們聽從命令等到戰鬥結束我會獎賞你們,可如果你們不聽話,我會讓人把你們整個團扒光了掛在樹上抽鞭子。”

潘諾尼臉上露出了古怪神色,大概是想象著全團都光溜溜的被掛在樹上的盛況實在壯觀,他立刻忙不迭點頭應著:“都聽您的伯爵老爺,您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