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來臨意味著春節的即將到來,開完今年最後一個班會,葉音蕊也迎來了她上高中的第一個假期。從正式放假那天開始,葉音蕊和表妹各回各家開始了屬於她們的假期。
高中和初中一樣,假期也是有寒假作業的,然而鑒於某人貪玩的性子,寒假作業暫時被扔到了一邊。
痛痛快快的玩了不到一個禮拜,葉音蕊就開始隨著自己的母親一起置辦年貨。簡單來說,就是每天一大早和母親去菜市場買菜,然後再用背篼背回家。今天早上買萵筍、藕,明天早上買白蘿卜、辣子,後天又買芹菜和大頭菜,因為過年家裏要坐三大桌子,故而每樣菜都是按照三盤以上的量來置辦。除了蔬菜,自然還要置辦一些葷菜的食材,於是一直到過年前一天,家裏還在不停的進行采買。用葉音蕊媽媽和嬸嬸們的話來說就是,一到過年就忙個不停,明年幹脆到館子裏吃算了。然而每一個明年,依舊是幾家人輪流請客。
在葉音蕊和母親去采辦年貨前,葉音蕊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幫著灌香腸,也就是所謂的四川臘腸。每年過年,葉音蕊家以及幾個叔叔嬸嬸家裏都會灌香腸、醃製臘肉。
那時候,家裏還沒有暖氣,冬天的時候都是燒爐子。一個圓柱形的火爐,一節長長的彎曲向上的煙囪,就是家裏唯一的取暖設備。醃製好的臘肉和灌好的香腸,葉父葉母會在煙囪的上方釘幾顆釘子,把臘肉掛在釘子上熏著烤著,因為是火爐,灌香腸的時候還可以順帶著考肉吃。
葉音蕊就記得,初二那年的假期,母親在灌香腸時看到一旁無聊的兒女,突發奇想的找出櫃子裏的三根鐵簽將原本用來灌香腸的肉穿在了鐵簽上,然後打開爐門,將鐵簽直接放進煤火上。一邊轉動鐵簽,一邊移動鐵錢的位置,以免煤火把肉烤糊。雖然烤出來的結果還是有不少糊了的地方。
那時候吃到了第一串烤肉的葉音蕊和弟弟葉音飛於是爭搶要去烤肉,兩人擠在小小的火爐前烤著各自手中母親穿好的肉串,盡管烤好的肉串上有著不少爐灰和烤焦的地方,然而在爐邊拍兩下,就可以吃了。開心的吃著一串又一串的炒肉,直到姐弟兩人每人吃了三四串,感覺到油膩時才算過癮的放下了手中的簽子。雖然很懷念,但現在的葉音蕊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守著爐子烤肉,而是讓葉母直接放到鍋裏炒出來吃。
過年是葉音蕊最愛的節日,為什麼呢?當然是有壓歲錢咯。葉音蕊還記得,在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每年過年都可以收到幾十甚至上百的壓歲錢呢。那時候,爸爸媽媽、二叔叔二嬸嬸、小叔叔小嬸嬸、爺爺、小表叔表嬸、還有大姑姑家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小姑姑姑父他們都會給壓歲錢,記得最多的一年,葉音蕊收到了一百二十的壓歲錢。後來,似乎是上了初中以後,她們的壓歲錢瞬間由十元上升到了五十元。
就像很多父母一樣,小時候的葉父葉母總會把壓歲錢回收,說是為你存著,然後給你留下十幾、二十元自己隨便花。那時候的葉音蕊拿到壓歲錢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弟弟一起去買擦皮炮,甩炮。然後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和院子裏的一群小孩把整整一盒的擦皮炮玩完。而最近一兩年,葉音蕊已經可以全權支配自己的壓歲錢。
臨近過年這幾天,該買的大小瓜子、各種水果糖、花生、砂糖橘、蘋果等物品也都陸續進了葉家門。轉眼公曆二月初五,農曆臘月二九,這一天正是葉父的生辰。因為第二天就是除夕,又是平常生,故而隻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個便飯。除夕這一天,葉音蕊一大早就被母親打發去了菜市場買魚,因為桌子上要有一道魚菜,為了買到新鮮的魚,葉音蕊也隻能一大早就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