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園地
作者:曹麗娟
1 引言
漢語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中的精華,它在漢語語彙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數量龐大、結構定型、言簡意賅,在人們的社會交際中一直被廣泛地應用。由於成語的主要來源是曆史故事、古代寓言和典章詞句,且多數成語又保留和沿用了古代漢語的詞彙意義和語法特征,因而成語就成了學生學習和語文教學的難點。
2 漢語日常教學中成語理解偏誤的類型及原因分析
在漢語教學中由於教學對象的語言基礎、理解領悟能力等因素存在差異,因而在初始教學中,對成語的本意、引申義以及個別字的古漢語詞類活用現象的講解可以做簡化處理,旨在讓學生明了成語意義即可。而在開展教學時,應針對學生使用漢語成語時所犯的錯誤及類型,從成語本身入手,從學生使用成語發生錯誤的現象入手,突出成語的語法功能和句法功能,對症下藥,製定合適的教學策略。
2.1 由於理解偏差而造成成語使用錯誤的類型
1)謙辭成語誤用。謙詞,表示謙虛之詞,大多用於形容自己,而不可用在對方。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謙辭成語由來已久,數量眾多,使得學生在口語交際、書麵表達時經常誤用,甚至引起歧義。例如:①你數學不好可以笨鳥先飛,相信隻要努力就一定會進步;②他對人很熱情,經常幫我們做一些不足掛齒的事情。
例①中的“笨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恐怕落後,所以比別人先行動。“不足掛齒”指不值得提。學生在此類題目中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僅知道詞語意義,但沒全麵了解謙辭的正確使用方法。類似的成語還有蓬蓽生輝、才疏學淺、拋磚引玉、不情之請等。
2)性別成語誤用。性別成語即有明顯性別指向的成語,多用於形容女孩子。例如:③我昨天看見麥克在街上幫助警察抓小偷,他真是巾幗英雄;④路易來自意大利,金色的頭發,藍色的大眼睛,長得傾國傾城。
例③中的“巾”和“幗”都是古代婦女經常佩戴的飾品,後來借指婦女。例④中的“傾國傾城”語出《漢書·外戚傳》:“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後專形容女子美貌。
3)成語中出現的修辭現象使學生在學習理解時產生困難。漢語成語在構詞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辭形式,如光陰似箭(比喻)、口是心非(對比)。修辭雖然使漢語成語在表達時很生動,但對於學生理解而言卻變得很困難,尤其是當遇到借代、模擬等修辭形式的成語時,通常會產生理解的偏差。例如:“燈紅酒綠”選取了顏色、物品作為代表,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而學生此時大都以為是單純的景物描寫。
4)成語中文言成分造成的理解障礙。漢語自上古至今雖曆經多次演變,但在成語中卻仍保留了一些古代漢語的詞義。例如:“破涕為笑”中的“涕”是眼淚,而不是鼻涕。現代漢語保存下來的還有“痛哭流涕”其中“涕”。這對學生而言理解起來的確有些困難,但如果教師在講授類似成語時著重指出古今異義字的意思,相信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容易。
2.2 由於理解偏差而造成成語使用錯誤的原因分析
1)注重字麵意義記憶,忽略識記成語背後文化意義。學生學習成語時往往隻注重其大體意義的記憶而忽視它適用對象的限定要求。尤其在謙辭成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望文生義,根據自己的理解使用成語。具有性別指向性成語較謙辭成語而言,雖然具有一定的性別特征詞語,但學生如果對中國古代文化不夠了解,往往會將成語中所認識的字詞的意思誤解為整個成語的意思,以偏概全。類似的成語還有二八年華、大家閨秀、才貌雙全、含情脈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