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培養學生樂於寫話(1 / 2)

如何培養學生樂於寫話

教學實踐

作者:謝碧玲

【摘要】寫話是寫作的基礎。低年級學生認識的漢字不多,詞彙量少,思維能力較弱,但想象力特別豐富,充滿童真童趣,語文教師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步驟地進行寫話訓練,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培養學生樂於寫話,帶領學生走進語文世界,為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作文教學 寫話

一、積累語言,夯實寫話基礎

1.培養聽說能力。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的雙向互動過程,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如課前要求學生回家預習課文,並用工具書給生字找朋友(即擴詞),第二天早讀課時請學生上前來領讀詞語,並一一解釋詞語的意思。此外,讓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如在教學“挑”“桃”“跳”三個生字時,先用激勵性的語言問:“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帶著這些結識的朋友‘回家’?” 同學們都非常積極,想方設法去識別字形。有的說:“小白兔挑白菜,要用手扶扁擔,所以‘挑’左邊是個提手旁”。有的說:“桃子是長在樹上的,所以,‘桃’字是木字旁”。還有的說:“跳繩要用腳,所以是足字旁。”通過學生豐富的聯想與大膽的想像,使簡單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語言環境統一起來。

2.引導表達說話。孩子有強烈的說話欲望,老師要珍視這種願望,讓學生自由表達。如果孩子表達不完整,我們要及時提醒,指導孩子把話說完整,為寫話作啟蒙訓練。如一聽說要去春遊,孩子們歡呼雀躍。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說話“要去春遊了,說說你們的心情吧。”有的說:“要去春遊了,同學們的心裏樂開了花。”有的說:“要去春遊了,我開心極了。”有的說:“要去春遊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有的說:“要去春遊了,我們歡蹦亂跳的。”……在學生的三言兩語中,我及時引導學生分析誰說得好,誰說得不夠好,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3.激發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是積累語言材料、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要多途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一些孩子喜歡的童話、兒歌,聲情並茂地朗讀,讓學生受到感染,產生共鳴;經常構建平台,創設機會,讓學生講故事、背兒歌、猜謎語、讀古詩……我則在一旁加以讚揚鼓勵,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經常安排讀書交流會,學生互相傳閱、互動交際,讓每個孩子都上台說話交流、體驗成功的機會,進而也擴大了閱讀量。有了豐富的積累,良好的語感,就能厚積薄發。

4.積累好詞佳句。學生要養成閱讀時邊圈畫好詞佳句的好習慣,並把每日閱讀積累和每周摘錄積累相結合。閱讀摘錄本要取符合兒童特點的名字,如“采蜜集”、“書海拾貝”等。

二、憑借教材,提供寫話平台

語文課文蘊涵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孩子的生活,要充分發揮課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結合教材中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並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1.模仿創新。模仿是創新的起點,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寫話模仿練習,可以提高寫話的訓練效果。如教學《四季》一課時,我讓學生用“……是……”練習寫話,要求模仿課文中的規範語句進行填空練習。再如“……像……”的句式在《陽光》一課中多次出現,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子,結合已學的《小小的船》,讓學生用“……像……”練習寫話,學生寫出了“彎彎的月亮像小船”“閃閃的星星像眼睛”。

2.看圖寫話。翻開語文教材,一幅幅精美的插圖,使學生享受美的同時,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話能力。在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將精美的插圖請學生看一看、說一說,然後讓學生將插圖一部分一部分觀察之後,連起來說圖意,要指導學生把話說具體、說優美,最後指導學生把圖意寫下來。如教學《有趣的遊戲》時,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做過哪些遊戲,接著重點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認真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小朋友做遊戲時的動作、表情,結合自己做這些遊戲時的情形、感覺,想想他們可能會說什麼。老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指導學生把遊戲的過程寫下來。通過仔細地觀察和說話訓練,有些學生能寫出內容具體、情節完整的一段文字。有個同學這樣寫道:“活動課上,我和幾個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我當老鷹,小玲當媽媽,其他同學當小雞。遊戲開始了,我張開雙臂,向最後的小雞衝去,雞媽媽連忙伸開雙手把我擋住。我向左跑,小雞就向右躲。我往右跑,小雞們趕快向左跑,嘴巴還發出尖叫聲。這個遊戲真有趣。”體現生活場景、故事情節的圖片,容易引起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要多利用圖片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