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評太差(2 / 2)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是講究一個蓋棺定論,講究的是人生三窮三富不到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人可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命運反複無常,隻有人死了,蓋棺了,才能徹徹底底的議論這一個人的生平事跡,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客觀公正的態度,來評判這個人。

何騰蛟在後世,被包裝成板蕩忠臣,最主要就是他臨死之前,堅守民族氣節,寧死不降滿清,文人重氣節,講究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何騰蛟生平所做之事,都因其寧死不屈而一筆勾銷,並且被文人美化,死後追封為中湘王,這種社會現象,有點類似與日本的剖腹自盡一般,隻要剖腹,生前的錯事一概不再追究,反而以英雄的待遇下葬,中國、日本文化同出一源,有此相似的社會現象,也不奇怪。

但是在陳明所在的這個時空之中,何騰蛟並沒有按照曆史的走勢演變下去,他的人生命運,被陳明突兀的一刀斬斷,沒有了寧死不降滿清這一道護身符,何騰蛟死後的名聲,可能會與史書上的大不相同。

陳明是這樣想的,這也是他報複何騰蛟的最用心惡毒的一招,他要讓天下悠悠眾人之口,將何騰蛟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受後世子孫唾罵。

可是他還是算錯了一點,那就是他自身的風評,完全比不上一直被吹捧為南明中流砥柱的何騰蛟,並且由於他父親委身清狗的緣故,那些心向南明的文人們,紛紛以此為突破口,將陳明攻訐的體無完膚,甚至將陳明打入滿清走狗一黨,因為他這麼多年,沒有發一兵一卒抗擊過滿清,反而將南明的中流砥柱給殺害了,做出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是漢奸是什麼?

文人的筆杆子,有時候比刀槍還要犀利,何騰蛟確實沒有被美化成文天祥與史可法一般的人物,但是卻被美化成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武侯一般的人物了。而陳明自然也被徹底的打入漢奸一列,有好事者都開始整理陳明的生平事跡,編成故事,供世人譏諷了。

當陳明得到這個輿論風評的時候,差點沒被氣的吐血,不過此時的他,已經一路通過長江順流而下,出海換船之後,去到東番島的雞籠港內了。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了!這些酸儒,平時不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現在倒來膈應人了,公子,咱們還是讓大樽先生出麵,替公子討回公道吧!”夏秋風拿著屬下遞送來的塘報,怒吼道。

“誒,風兄,小不忍則亂大謀,些許虛名,隨他去吧,可別暴露了大樽先生,要是為了爭這一點虛名,讓滿清知道了大樽先生這一尊大佛在咱們這,那咱們在滿清的黑名單上,可就要上升好幾個級別了,別到時候虛名有了,滿清的艦船也跑來打我們了。”陳明口中說要忍、不生氣,但是他其實也是被氣得夠嗆,此刻的他正捂著心口不住的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