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查諾斯:是時候更謹慎一點了(2 / 2)

查諾斯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當時想,是時候籌集資金了。可是,很多對衝基金都不會這樣做,這是違背常理的。但市場總會回複、還原,甚至阿爾法均值也會恢複到平均水平,至少我過去30年的經驗告訴我是如此的。但是當初你做這個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白癡鄉巴佬”,而不是一個“邪惡的天才”,套用我的批評者的話。

此外,我認為是時候籌集資金的另一個原因是,早在2009年,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對衝尾部風險,我們當時力推的是對衝基金而非賣空基金。現在,我覺得賣空基金實際上對機構投資者來說更有意義。

此時此刻,我認為,該是人們審慎地考慮對衝市場風險的時候,這正是他們不想做的。

看淡煤炭

查諾斯稱,我們的觀點是,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已經見頂。但問題是,大多數分析師和投資者都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框架內預期的。

和一個經紀人一起,我們看了看公開上市的礦業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它們所有在礦區的資本支出,大約是50%的設備和50%的挖掘成本。

相當驚人的是,從1991-2001年,整個采礦業的基本資本支出從每年50億美元增長到每年150億美元。也就是說,複合增長率高達8%-9%。

緊接著,中國繁榮了,從2001年到2012年,采礦業每年的資本支出從每年150億美元增長到了每年1450億美元!這是24%的複合增長收益率。

2000年後,它從一個算術函數演變為一個幾何函數,隨後從高峰值稍稍回落。

當你意識到,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挖洞采礦帶來多大的繁榮,卻填補了中國城市化建設的強勁需求時,人們會說,“奧,卡特彼勒(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之一)在下降的周期中還賺了五六塊錢呢。”

卡特彼勒在下跌周期中總是賠錢,當時處於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還是一個雙寡頭壟斷市場環境下。現在,在這個市場上卻有六七名競爭者,所有的基本假設是基於一種新常態規則,如果中國一旦都暫停新城市建設,導致我們的市場回歸均值,我想,設備商的產能就會迅速過剩,投資回報率將要比預想的低很多。這是基本的論斷。

查諾斯同時也看淡煤炭,原因有很多。這也可以從反麵看出美國的頁岩氣熱潮。但是,中國目前正在削減燃煤,因為必須要麵對日益嚴重的汙染問題。在歐洲和亞洲市場,天然氣的價格在10-16美元之間,燒煤仍然比天然氣便宜。因此,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煤炭被開采,供給仍會不斷到來。而在美國,環保局就會很認真——比如天然氣是否具有真正的替代效應?“我們幾乎做空所有的高杠杆煤炭企業,除非它是我們的對衝工具之一。”看看煤炭企業的財務報表吧,有些公司已經或是將要陷入財務危機。

附帶權益及1%特權群體應消失

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曾敦促“享有1%特權”的最高收入群體支持美國對附帶權益和資本利得征收更高的稅來幫助經濟複蘇(附帶權益是指風險投資基金經理從基金的投資利潤中分得的部分,一般是在投資者收回全部投資後,按資本增值的20%計算)。

查諾斯認為這最終會消失。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又會浮出水麵。“這種現象竟然能夠持續這麼久,我感到震驚。”其實,現在大家公認的是,附帶權益就是傭金收入。但如果我是合夥人,在一個托管賬戶中運營資金,我也享有同等的投資權利,在年終基於業績表現分紅時,我獲得傭金收入,你告訴我,一個是資本利得,另一個是收入?這是荒謬的。這個漏洞一直存在,你可以從中了解美國及其它所帶給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