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川長虹觸網謎局(2 / 2)

在上述四家家電企業中,TCL的彩電銷售收入(多媒體業務)最高,海信電器緊隨其後,康佳最低,長虹則位居第三,目前長虹彩電業務的年收入僅為TCL的一半,但長虹並沒有為此而放棄彩電業務。麵對互聯網企業的咄咄逼人之勢,家電企業也開始反擊。

“其實,跟國內互聯網企業相比,主流彩電企業更具有主導優勢,微軟一直想占領客廳,但最後也沒有成功,國內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又靠什麼呢?”劉步塵對記者表示。號稱創新和顛覆的互聯網公司打著智能電視的旗號,所做的最多隻是“小智能”,它們隻是把某些互聯網的功能轉移到電視上,打開局麵的不是功能的創新,而是價格戰。

“家庭互聯網時代要求的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互動,互聯網企業很難指望由此而鹹魚翻身,因為在電視之外它們壓根兒就沒有任何積累和布局。”劉步塵對記者表示。

後補貼時代的彩電市場

政策斷檔無疑是2014年彩電企業不得不麵對的一個困境。中怡康的數據顯示,節能補貼政策的到期停止是2013年彩電市場上下半年的分水嶺。2013年前5個月,全國彩電銷量達到2235萬台,同比增幅為42.7%,但6-10月零售量僅1900萬台,同比下降3%。中怡康預計,2013年彩電零售量4710萬台,同比增幅為8.4%;2014年將降至4620萬台,銷售額也將下降到1713億元,分別下降1.9%和1.61%。

實際上,相關家電企業已經顯現出增長乏力的跡象。中金的報告指出,2013年第四季度行業市場環境壓力加強,多家公司經營不佳,其中創維數碼(00751.HK)2013年四季度彩電內銷出貨量同比下滑9%,內銷出貨均價11月、12月分別同比下降7%和10%,結束了之前一年的連續上漲趨勢。而行業銷售額第一的TCL同樣在四季度表現不佳,TCL日前披露的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3年公司多媒體業務全年銷量與盈利情況均未達預期。

2013年上半年,四川長虹彩電業務實現營收77.24億元,同比增長43.66%,在四家國內家電企業中僅次於深康佳45.07%的增速,但四川長虹的高增長是建立在2012年下降的基礎之上。

2012年,四川長虹彩電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18%至171.22億元。在幾家主要競爭對手中,TCL多媒體增速最快達到18.52%,海信電器彩電收入增速較慢,但也有4.53%的增長,四川長虹成為唯一一家彩電業務收入下降的家電企業。

與收入增速放緩甚至下降相比,在四家家電企業中,四川長虹的股價卻最為活躍。自推出“家庭互聯網計劃”以來,截至1月15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過60%。競爭對手中,漲幅最多的深康佳A略超11%,海信電器則下跌超過12%,TCL集團基本持平。

但實際上,四川長虹的競爭對手早已推出智能電視。TCL聯手愛奇藝推出了TV+互聯網電視,在港上市的創維則聯手阿裏巴巴推出“酷開”智能電視。“競爭對手都有自己的明星產品,但是沒有大的戰略定位,而長虹恰恰相反。”劉步塵對記者講道。

劉步塵表示,未來的智能客廳是大智能,不是互聯網企業所理解的小智能。目前互聯網企業做家電隻是把互聯網的某些功能疊加到家電上,並沒有實現家電與家電、人與家電之間的溝通互動。“視頻網站做電視隻是把視頻內容從電腦搬到了電視上,這隻是讓電視實現了上網的功能。”他認為。

“長虹提出的戰略倒是很符合家庭物聯網未來的趨勢,互聯網是物聯網的基礎,隻有客廳家電之間實現了互聯才有下一步的物聯網。”劉步塵表示。但是,計劃的藍圖雖好,沒有產品一切都是空話,公司即將到來的“大動作”或許就是之前規劃的落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長虹來說,產品推出之後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才是重中之重,這個戰略布局才能說成功。但自從十幾年前的價格戰之後,四川長虹從未有過顛覆性的產品問世,行業排名也被對手甩在身後。如何讓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想象兌現”,即將到來的“大動作”能否成為四川長虹重回龍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