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藏線:把所有美景串成項鏈的天路(2)(1 / 1)

大策劃

文/楊曉東

西寧→塔爾寺→日月山→青海湖

行駛在西寧至湟源的高速公路上,當車翻過海拔3520米的日月山口,前麵便是一馬平川。經過倒淌河後,天邊飄著一條湛藍色的飄帶,那就是向往已久的青海湖。

從西寧出發,駕車在公路上行駛,你能體會到什麼是高原的荒涼,享受到藍天白雲的祥和,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感覺到慢慢襲來的高原反應,當然,你更能直麵高原遼闊的風光。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帶來的美和海拔升高帶來的身體不適,都能讓你真正體驗到什麼叫“眼晴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當然,由於有些路段筆直,造成了一些駕駛員麻痹大意,結果釀成事故——偶爾可見翻下路麵的大貨車。因此,在青藏公路上自駕時,應隨時保持警惕。

一出西寧,我們就按照地圖的指引,驅車前往距西寧西南方向25公裏的一座名寺: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湟中縣蓮花山中,與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紮什倫布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相傳,大師宗喀巴於1357年出生於此,在他降生時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了一株菩提樹,上有10萬片葉子,每片葉子上都顯現“獅子吼佛像”一尊。後來宗喀巴的母親和他的信徒用石頭砌了一座塔,並將這棵樹及“十萬佛像”裹藏在內,以紀念大師的誕生。因為此處先有塔,後有寺,故稱作“塔爾寺”。

塔爾寺內不僅供奉著宗喀巴大師,還供奉著他兩個弟子達賴和班禪。寺內寺外,都能看到圍著塔林叩拜的信徒、坐著閱讀經卷的喇嘛……塔爾寺在藏傳佛教中的莊嚴與厚重,讓它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宗教場所的範疇,成為了信徒們心目中的文化符號。

從塔爾寺出來,重新回到西寧至湟源的高速公路,到達日月山下。當車翻過海拔3520米火紅赤嶺的日月山口,前麵就是一馬平川。經過倒淌河之後,往西北遠遠望去,隻見天邊飄著一條湛藍色的飄帶,那就是向往已久的青海湖。從視覺上看,青海湖的湖水仿佛高於地平麵。

青藏公路從青海湖南岸經過。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麵積達4402平方公裏。蒙古語稱之為“庫庫諾爾”,藏語則叫做“措溫布”,意思都是“青色的海”。隨著季節的轉換,湖水的顏色也不盡相同:或青、或藍……湖邊草地的顏色也因此而迥然不同:淺綠、深綠、深黃、金黃……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調色板。

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最著名的則屬位於湖西的鳥島。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為鹹水;一名耳海,為淡水。青海湖近年因環湖自行車大賽而聲名大噪,許多自行車愛好者紛紛來此騎行,享受高原環湖的樂趣。他們多在湖邊公路旁的旅館、客棧或蒙古包留宿一夜,品嚐湖中盛產的青海湖裸鯉,然後去觀賞高原湖泊上壯觀的日落和日出,體驗揚鞭催馬奔馳在湖邊綠茵的快感。在此,還能看到湖邊經幡獵獵的舞動,聆聽風吹經幡的啪啪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