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基範一臉認同“總的來,這種思維縝密,處處充斥著良心結合了驚悚,刑偵,懸疑,警匪多種題材,又不似愛情劇很沒營養的作品。
其實會長過在歐美那邊這種類似的作品太多了,但是放在韓國就很稀有,也正因為這樣,才能更加襯托出我們帝國娛樂的特別。”
“這是自然,帝國娛樂未來要在這一塊做大,就要跟別人不一樣。”
李賢奎笑了笑,沉吟了片刻又道“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對外多吸收幾個編劇坐鎮一下公司,自《請回答2007》到《死亡筆記》,還傭我的少女時代》《老男孩》兩部電影。
加上明年跟程龍合作的《十二生肖》,全都是泰奎一個人負責。
這樣下去,我擔心他身上的膽子會越來越大,最後會被這些東西壓垮。”
“這種事情在很久之前我就和他商討過,連總監(李秀滿)都認為應該對外簽下幾個編劇,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們父子兩饒看法似乎有些分歧。”
李秀滿在帝國娛樂是掛的榮譽會長的職位,但因為自己是出身S..M係。
所以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宋基範還是習慣稱呼他為“李總監”。
“哦?還有這種事情?”李賢奎有些詫異的偏過頭。
“是哪方麵的分歧?莫非父親和泰奎吵架了?”
“沒有沒櫻”見對方隱隱有誤會的趨勢,宋基範連忙擺手。
“是會長和李總監都在不同的時期,針對這種事情提出過自己的看法,所以有所感慨罷了。”
曾經針對讓帝國娛樂多吸收些作家擴充公司的底蘊,也是宋基範看出了公司上下那種萬事都依賴李賢哲一個人這種氣氛愈發的濃厚了,包括李賢哲自己也有這種感覺。
雖然因為他一個人公司上下一心是好事,但總要把很多事情壞的一麵也要考慮到。
比如李賢哲想著,萬一自己出現個意外,或者無法在韓國主持大局,整個公司會不會亂作一團。
昔日李秀滿因為稅務問題遠走美國,留下那些董事把整個S..M搞的烏煙瘴氣。
最後那些人知道S..M不能沒有李秀滿便,又把李秀滿從美國叫了回來。
雖然那時是S..M不能和如今的帝國娛樂相提並論,不過,這種潛在的危機如果不處理未來遲早是會發生。
因此對於吸收編劇增加公司的底蘊,李賢哲的想法是先讓公司自製影視作品的量給堆起來,有質量也有數量,讓更多的人對公司有信心。
屆時就是公司不去邀請這些人加入,也會有人自告奮勇登門。
而李秀滿的建議卻是,先和圈內的編劇搞好關係,加強合作,再許以條件。
但這種想法卻被曾經被影視圈抵製的李賢哲,最終搖了搖頭表示否決。
編劇作為整個韓流圈的頂級,一向來隻有片方看他們的眼色進行按照喜好選擇演員,而並非什麼合適與不合適。
因為某個編劇喜歡誰而專門為了給對方量身打造劇本,這種現象在韓流圈子內太常見。
也因此這些編劇,尤其是以女性編劇為主的很難會對那些新人演員起興趣,而把更多的資源和機會給那些頂級演員,而非id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