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後來的這幾個組合,隻是名義上自身合約被遷入到帝國娛樂,平時負責管理運營依舊由原來的公司,不過在個人待遇團體待遇各方麵都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
現在想來,李賢哲采用薑智英來飾演彌海砂這個角色。
或許是看中了薑智英背後的Kara,在RB的影響力。
《請回答2007》雖然在韓國本土掀起不的風波,但是在鄰國的RB並未引起多少J-pop粉絲的注意。
Kpop這個韓國人向來引以為自豪的產業,自九十年代正式起步頻頻席卷海外市場。
將東南亞的部分國家,例如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等地變成了自己的吸金後備倉庫。
但唯獨RB和華夏始終沒有淪陷。
暫且拋開華夏娛樂圈那複雜的情況和混亂的製度而言。
即使被RB國民親切的稱為“我們的BoA”的BoA,以及留下濃重一筆的東方神起以及Kara,所引起的不過讓那些一向對Kpop不感興趣的RB人知道了有這樣的人物存在。
全盛時期韓國本土Fanclub實名付費注冊會員高達八十萬,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東方神起,以及在RB有著頗高人氣,未解散時期各方麵穩壓少女時代一頭的Kara。
卻也丟不過SMAP,V6,嵐,關八,AKB48這些RB人盡皆知的超高人氣組合。
不去看韓國人骨子裏喜歡因為一點事就放大自吹自擂的劣根,李賢哲很冷靜的清楚,喜歡Kpop的RB人與Jpop粉絲完全是兩碼事。
這就相當於他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願意去聽英文以外語種歌曲的純白種人實在是少見。
韓國媒體經常吹捧某某藝人征服了美國市場,實際上人家隻是過去看了一個演唱會,或者參加了商演,完事之後就拍屁股走人。
那些老美為了表示對表演者的尊重,一些人會很風度的“即使聽不懂你是在唱什麼,但看你太辛苦太賣力所以給個掌聲鼓勵一下”。
到了媒體的眼裏,經過文字遊戲節奏那麼一帶,就變成了“某某藝人征服了美國人。”
美國缺中也有喜歡Kpop的,但占據主流的都是亞裔群體,或旅美留學生,韓國僑胞。
Kpop藝人過去開演唱會,參加商演,前去應援接機的也是以亞裔群體為主,其次是黑人最多,最後才是地地道道的白種人。
一百個人裏純白種人所占的比例,連十個人都不見得有,其中九個不定還是純粹為了看熱鬧。
同樣的道理放在RB也是一樣。
Kpop想要撼動Jpop這座大山根本不可能,但打入這片市場,像他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一樣的讓更多的RB粉絲知道自己。
隻從這方麵來看,可以操作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在《請回答2007》在海外東南亞市場掀起不的熱議,卻唯獨在RB沒得到預期的反應之後,李賢哲也不失望。
他從東方神起和BoA在RB走紅的原因裏吸取經驗,深知Jpop歌曲當中的曲風與Kpop歌曲存在著很大的詫異。
舞曲在韓國一直是風靡不斷,但在RB,BAND係列或充斥著日式文藝抒情的歌曲一直都是主流。
這也是FNC推出的那三個樂隊在韓國不慍不火,卻在RB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