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石門之戰(2 / 2)

“臣領詔。”

隨張讓進來的四名宦官中,有三名盤中端著一口長劍,另一名宦官盤中是金酒壺與配套的玉杯。

皇帝繼位之初,誌氣高漲造了四口中興劍,南中興劍莫名失蹤不見。

張讓合起手詔,遞給蹇碩,隨後魏越確認手詔無誤後又給身後袁紹傳過去,一眾人走完程序,張讓拿回受詔坐在上首,笑著說:“諸位大可坦言,失言者罰酒而已。嗬嗬。”

魏越可不想品嚐賜酒,結果蹇碩開口:“武都侯屢曆大戰功勳卓著,又與叛將張純、張舉、丘力居有舊,可否為我等講解此三人秉性?”

曹操也笑著說:“就河北戰事來說,揚祖精熟於心,所言必有高論才是,莫要敷衍我等。”

看袁紹也要笑著勸一句,魏越抬手打斷,麵無笑意:“張純作亂時有步騎四五萬,今回援幽州其眾不會少於三萬,必然以騎軍為主。為何,會被公孫瓚所破?還是大破?”

“張純統兵才能雖不如張舉,但也是一時驍將,以眾擊寡,縱算公孫瓚以逸待勞,又如何能大破張純?張侯可知,這公孫瓚奏報中詳細戰況?”

魏越當仁不讓侃侃而談,令袁紹一句話堵在喉間很是難受,可張讓代表皇帝前來詢問,哪能容其他人插話?

張讓微微皺眉,具體奏報他自然是看過的,可仔細一想確實有些站不腳:“據奏報,公孫瓚誘敵深入,兩翼設伏,其自親突張純前軍,賊軍驕橫且眾,猝然遇襲其陣前後不接,遂大潰東逃。”

魏越閉目推敲戰鬥過程,斬斷張純中軍與前軍的聯係,擊潰張純前軍的確有可能引發張純部連鎖崩潰。

可疑惑還是有,如果張純要逃,為什麼不調頭往冀州方向跑,而是往遼東方向跑?

印象中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在一係列戰事中打出來的精銳,應該是戰無不勝的,可就這麼打贏,還是大破張純,讓魏越有些不太相信這份戰績。

頓了頓,魏越道:“即便是我,同等兵力破張純也非易事。而張純兵潰後東逃,十分蹊蹺。故,我以為公孫瓚得勝之餘不該追擊,而是揮兵南下逼迫丘力居出塞,避免丘力居與張舉合流。”

張讓不語,袁紹忍不住開口:“魏侯,難道幽州久戰悍將公孫瓚,已中張純誘敵之計不成?據我所知,自黃巾以來魏侯連年征戰,公孫瓚也大抵如是。而張純者,或為張舉副將,或為魏侯副將,鮮有獨當一麵時。如此副將之才,怎能力敵公孫瓚?”

“雖不中亦不遠矣,或許袁中校已言中了。”

魏越瞥一眼袁紹,扭頭看曹操:“孟德兄如何看?”

曹操感覺頭皮有點麻,現在袁紹估計連他都恨上了,苦笑著說:“相隔三千裏,又與張純、公孫瓚不熟,亦不知河北風土,某不敢妄言。”

蹇碩來回瞥一眼魏越、袁紹和曹操,目光落在鮑鴻身上:“鮑下校與張舉、張純熟識,如何看石門之戰?”

鮑鴻搖頭:“確有蹊蹺處,應急令公孫瓚進兵冀州,不可深入追敵。”

蹇碩也不清楚具體情況不便發言,見沒人再表態,張讓看向魏越:“魏侯,叛酋丘力居會如何打算?是回援幽州,還是與張舉彙合?”

“回援。”

魏越想了想,道:“張純就近回援幽州,為公孫瓚所破,且不論大破或是小破,都不利於烏桓部眾。而棄張純安危不顧,也將大失人望,故丘力居必然回援幽州。形勢最差,不過公孫瓚追張純深入遼東,歸路為丘力居所斷。不過無丘力居接應,冀州可破張舉兵勢。”

說著魏越微微眯眼,冷笑:“據某所見,丘力居素以鮮卑檀石槐為楷模,常存壯大烏桓之心。今與張純抄掠河北所獲財富、人口甚多,豈會為救張舉而陷自身於泥沼之中?況且,張舉猛虎也,他若率部出塞,豈會任由丘力居擺布?比之張舉,張純鷙勇有餘胸無大誌,不過狼犬而已。”

抬頭看張讓,魏越提議:“張侯,可令冀州兵追剿張舉,無須憂慮丘力居來援。”

曹操眼珠子晃了晃,開口:“若如揚祖所言,叛將張舉倒不急於一時。”

張讓緩緩點頭不置可否,隻是扭頭看蹇碩:“中興劍先寄在此處,這酒諸位各有一爵。”

蹇碩笑著應下,表現的很有禮貌。

現在宮裏宮外的雜務由張讓管理,他單純的管理軍事,將趙忠這個老前排排擠出去後,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他和張讓不會有什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