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郭嘉(2 / 3)

落魄名門出身的杜畿又稍稍心算,補充道:“若采用黃袍,七百匹黃帛價值不過六十萬錢。若是可以……”

時苗急忙抬手打斷:“此次至尊閱兵百年難遇,各軍爭先,魏侯絕不會委屈將士。”

知道黃巾軍為啥要頭裹黃巾麼?因為黃色的絲帛最便宜,是民間最常見的布色。

漢唐之際,百姓穿的最多的是黃色絲衣,當然不是純黃,而是繅絲、紡織過程中自然發黃形成的,顏色自然有些斑駁。就拿此時來說,百姓勞動時穿的是麻衣,若有個什麼喜慶活動,家家戶戶也是能穿出一套黃色絲衣的。

絲織品中,黃色最便宜,貴的就是其他純色了,越純價值越高。不算高等級的絹,就帛這一級,白色的素帛價值僅次於黑帛。

幾十萬錢、幾百萬錢的開支根本不放在時苗眼中,不是時苗大手大腳,反而時苗是個精打細算的人。隻是目前河東營的財務有問題,魏越部曲及裝備都編在河東營,朝廷給的軍餉比起軍中使用的盔甲、戰馬來說,反而又不算什麼了。

幾百萬錢很多麼?的確很多,可以在雒陽郊外買大約十五戶奴仆,用來組建重裝騎兵僅僅能買戰馬七八匹,也就勉強夠三名重裝騎兵成型。可魏越這次有二百重裝騎士被連人帶馬加裝備編入河東營,這價值多少?

怎麼算都是朝廷賺了,畢竟正常訓練中戰馬是會折損的,更別說打仗了。

這種情況下,魏越怎麼可能心疼朝廷撥下來的那點重建軍費?

另一邊,魏越與從西園軍中出來的張遼漫步在校場,兩人正在對賬。

張遼為了省麻煩把分家產時得到的人手、馬場交給魏越經營,魏越做空南匈奴大賺特賺,自然不會黑張遼那點家底,也沒有如張遼預料的那樣給他正常盈利,而是給了相當於原始股份的分紅。

心緒久久難平,僅僅就南匈奴一役,魏越分給張遼的奴隸、馬匹價值就超過了整個張家。

有心拒絕又難以啟齒,張遼以一種試探的語氣問:“揚祖,聽說稚叔前後所得不過百餘戶?”

張楊跟著魏越打生打死才堪堪得到他三分之一的分紅,這讓張遼感到有些不適應。

魏越糾正了好幾次,張遼才勉為其難的稱呼他表字,而不是開口閉口的魏侯。

神情自若,魏越道:“稚叔也知曉此事,此皆文遠該得收益。此戰前後,我魏氏產業擴增幾倍,文遠產業也就該增幾倍。”

丁原轉任武猛都尉帶著再三挑選後並州精銳進軍河內參戰後,張遼就帶著七百人入雒編入西園軍,參與閱兵。並州方麵,魏真也以張楊為代表率領七百人入雒,不過被何進收編,張楊成了何進與並州方麵聯係的中間人。

“揚祖處事公允,此情……遼沒齒難忘。”

真的有必要給他同等比例的收益?

魏越沒必要給,給出一點五倍的收益都是難得的慷慨了,任誰都挑不出刺來,可為什麼要給?

這不是看重他張文遠,有意拉近彼此關係又是什麼?

張遼願意收下,魏越看來這就是好事。

忍不住抬手落在張遼肩上,魏越輕呼一口氣,與張遼相視,默契道:“魏氏之事,就拜托文遠了。”

“不負使命。”

張遼鄭重抱拳,魏越不缺他這樣的勇猛軍官,也不缺他這樣出身並州的親信,缺的是一名能通風報信提前應對危局的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