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郭嘉(1 / 3)

七八日間,魏越閉門謝客專程忙於河東騎士營重組工作。

原先他塞入北軍的韓浩、徐晃等人等五百人補入河東營,自河東戰場撤下的部曲三百,宣武館一年內攢下的門客抽出二百,這就湊夠了兩個滿編曲。另,又將回鄉探親的外州軍士稍加遴選出五百人,等這些人歸隊後就能組成三個曲編製的河東營。

整個河東營軍司馬韓浩,曲將成廉、徐晃、典韋,趙雲擔任門下督負責魏越的日常宿衛與衛隊工作。

將成廉放入軍中也是必然,不僅僅是成廉需要發展,而是故意壓低成廉的位置來拔高韓浩地位,以安撫韓浩、徐晃。本來許諾的是外放韓浩兩千石的,而且共昭、鞠義、黃蓋等此前地位與韓浩差不多的都已位列兩千石,這對韓浩有些不公平。

壓低成廉的地位,今後提拔成廉就要先提拔韓浩,這樣能讓韓浩的心態、顏麵上好過不少。

除軍士之外,河東營的軍吏隊伍也很快組建起來,魏昂、夏侯蘭、時苗充入其中擔任功曹。遊殷舉薦的同郡縣吏張既與魏越的師兄路粹、阮瑀後續加入被委任為從事。主簿則是半路截胡征辟來的漢中郡丞杜畿。

按著現有編製,河東營在年底會達到軍士一千六百,吏一百七十左右的規模。

就眼前即將開始的閱兵儀式而言,河東營的編製還需要臨時打散重新編隊,以展現重裝騎兵方陣為主。

還有不到十天就要開始閱兵,如何將重裝騎兵方陣以最耀眼的方式展現在雒都上下眼前,就成了魏越整個團隊的頭等大事。

主簿杜畿與糧曹時苗再一次計算著新的編隊,和新編隊中盔甲、旗號裝飾所需的費用。

魏越已經決定了閱兵時的方陣,不采取西園軍推行的大橫隊、大縱隊或大方陣,而是采用適合重裝騎兵衝鋒的小股波浪衝鋒隊列。作為參閱部隊中少有的全騎兵部隊,如果采用密集隊列,屆時煙塵彌漫很難將軍容完整的展現出來。

隻有采取波浪衝鋒的魚鱗陣列,佐以更為誇張的負羽,就可以很簡單的展現重裝騎兵的靈活、持續衝鋒特點。而誇張的負羽,純粹是給外行人看的……至於內行,自然也能認識到重裝騎兵魚鱗陣列波次衝鋒的優勢和必然,與魏越對陣貿然使用這種陣列,那魏越有的是辦法破他。

而杜畿就要計算出這次閱兵裝備方麵的支出,雖說軍中有儲備的負羽,可魏越要求的負羽實在是有些讓人驚駭。

尋常負羽高不過三四尺,魏越很直接的表示要配備七尺高的負羽。負羽七尺主杆以桐油浸泡的竹篾合膠壓製而成,頂端三尺纏飾白色羽絨,下四尺纏繞五色絲布以區分編隊。

天然的赤羽太少了,這次閱兵幾乎所有軍隊都會配飾負羽,導致庫存的負羽分配一空。不得已,隻能采取白色負羽,隻要宰殺鴨鵝就能得到能用的白色羽絨,柔軟的羽絨可以編在負羽上,硬羽可以用作盔飾區別於軍中盔飾常用的褐色鶡羽。

這麼大量的白羽需求,自然不可能隻買白羽就讓人家宰殺鴨鵝。所以,白羽采買就要連著鴨鵝一起買來,必然耗費巨大,遠遠超出杜畿的心理準備。

杜畿與時苗計算資金時,從事張既帶著一紙公文疾步而入,苦笑著:“伯侯兄、德胄兄,魏侯探明西園軍衣甲袍帶或赤或黑,故命我部白袍白帶。”

杜畿接住公文一看上麵需要製作兩千套白袍、白色披風,比起為難、繁複的負羽製作來說,衣袍成本低廉幾乎可以不計:“軍中將士大可自製,此項隻需外購素帛七百匹,價值約在一百二十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