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波軍(1 / 3)

受兩麵夾擊後,胡才部前軍終於徹底崩潰。

漢騎合圍夾擊層層收割,自魏越下達受降命令後,胡才部前軍這才得到允許紛紛跪地請降。

“河東之兵果毅驍勇,自信太平道後更添了幾分蠻勇,實乃精兵。”

魏越看著一隊隊聚攏而來的降軍不由感慨,對身側諸人繼續說:“春秋之際晉唐能成就方伯霸業,天時多變難以依仗,其所憑借隻有地利、人和而已。這河東地勢有利土壤肥沃是地利,河東人驍果堅韌可謂人和。”

與魏越一樣祖籍河東的成廉也一臉認同狀:“主公所言貼切,河東精兵之地,素為朝廷所重。今為白波軍劫掠千裏沃野成為荒蕪,實在可惜。不若,予以降軍耕牛、良種,編做屯軍。如此既能以軍法約束降軍,能供給軍需,大軍出征也可選拔精銳兵源。”

“如此不失為良策,至於朝廷那裏積欠本侯軍費已近七億,如今指望不得朝廷,唯有設計自籌。想來向朝廷說明原因,朝廷自能體諒此中無奈。”

黃忠、桓典這批人還在北麵與李樂部相持,沒有這批人參與下,就在魏越、成廉三言兩語之下決定了今後河東郡降軍的處置方案。不進行如酸棗河灘降軍營那樣殘酷的淘汰選拔,也不施行塞外諸胡部落那種嚴酷的征調體係,而是用傳統的軍屯來保證河東的元氣。

降軍收攏,己方傷兵也陸續運往隘口軍營候,零零散散的騎兵檢查戰場搜尋重要頭目屍首,或對殘存的敵傷兵、裝死的人進行補刀檢查,斬下首級。餘下的人、馬就地修整恢複體力,畢竟南麵十裏外還有胡才部中軍萬餘人,還有可能要支援北麵戰場,沒有戰鬥的情況下還要收斂賊軍屍體打掃戰場。

當魏越與諸人討論是否去與胡才見麵以方便就近觀察胡才部陣列時,飛騎馳來遞送緊急軍情。

依照魏越的意思有機可乘不妨給胡才一點點厲害嚐嚐,可軍隊盡管半日激戰已是疲軍,還要分兵管束降軍,實在是沒必要強行邀戰,更不讚同魏越去見胡才。

“主公,臨汾來報……冀亭狼煙四起,可見韓暹部先鋒輕兵突進,一時不知其前軍兵馬多少。”

冀亭是古冀國之地,在臨汾西五六十裏處,能算是交通必經之處,地勢卻遠不如古隘口險要。

“三麵夾擊,或許這就是張舉最後的布置了。”

放棄之前威壓胡才挫其銳氣的考慮,魏越忍不住搖頭做笑:“韓暹好大的膽魄,竟然敢輕兵突進……這說明胡才部與韓暹部必然是連攜而進互有配合,隻是胡才近而韓暹遠,而絳邑隨時可能被我強攻擊破,使得胡才、韓暹無法按期彙合夾擊我軍。”

李樂部的反應來看,李樂與胡才也存在十分密切的聯係。或許三部計劃好了,隻是配合上出現延誤。

成廉也是皺眉不已,直言不諱:“好深的謀算,即算到了我軍蓄銳而來求戰心切,也算到了我軍兵力寡薄之窘迫,隻是卻未預料到主公英明神斷舍大就小,才使我軍不至於被動。”

因魏越心態問題,導致軍隊狀態一開戰就不正常,成了廣泛意義上的驕兵,還是深入敵腹的孤軍。

韓暹部敢輕兵突進是十分冒險的舉動,輕裝部隊行軍迅速之餘,卻經不起重裝部隊的攻擊,更是打不過有備的重裝守軍,若遇到成建製的騎兵部隊,輕裝部隊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敢輕兵突進,就意味著韓暹部有足夠的把握確認魏越在冀亭沒有布置成規模的軍隊,也意味著對方判斷在臨汾以西這片地方魏越沒有成建製的騎兵力量。不需要多少,冀亭有一千出頭的步兵便能扼守,若有千餘騎兵,甚至能一口氣衝潰韓暹部先頭輕裝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