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寔《政論》稱:“三府掾屬,位卑職重,及其取官,又多超卓,或期月而長州郡,或數年而至公卿。”
按後漢以三公領九卿的製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太尉府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各曹掾、史、屬共二十四人。
在諸曹中,西曹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東曹負責二千石的遷調;戶曹負責戶籍、祭祀、農桑;奏曹負責奏議;辭曹負責審理案件,接受上訴;法曹負責驛站事務;尉曹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征調、運輸事務;賊曹負責緝拿盜賊;決曹負責裁決刑法;兵曹負責軍事事務;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
此外,還有黃閣,主簿,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禦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
從太尉府諸曹的設置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權利非常大,可這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等三公公府、大將軍幕府都一樣,都是架子完整卻沒有實權。各方麵的權利或受製於尚書台,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參讚、否決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製的權力。
三公、大將軍想要獲得實權,隻要獲得‘錄尚書事’的頭銜授權,擁有參與尚書台工作的權利,那麼公府之中的掾屬就有了實權。因為可以通過尚書台發布公府內部決定的人事任命和政令,這就是實權。
魏越這類太尉府的掾屬想要離開太尉府去關中在太尉張溫麾下作戰,需要多一個參軍頭銜,即‘參太尉府軍事’。
因為太尉府沒有實權,卻擁有名義上治理全國重大方麵的資格,所以這裏的掾屬主要作用就是以治國的視線高度來觀政。觀政可不是光看,還要參與擬定方案,至於所擬決議是否生效是另一回事。
東曹掾、西曹掾官秩六百石,一般的曹掾官秩四百石,曹屬則是三百石。一旦外調升遷,往往就是六百石刺史或兩千石郡太守,再內調兩千石的侍中、三郎署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躋身三公掾屬,就站到了升遷的高速列車上。
隻是讓魏越尷尬的是自己年齡不足,而威望、人脈相比於同僚也有所缺。想要短時間升遷外調幾乎不可能,他接下來需要長時間的觀政,以積累威望、人脈。以他現在的年齡,若大漢朝不出大的動亂,光是熬歲數,妥妥的三公沒的跑。
可,大漢朝能穩定傳承下去?
不過出乎魏越的預料,在太尉府西曹掾處接受考核時,參與旁聽的太尉府掾、屬並無奇異神色……再想想當年的黃琬,二十四歲時就擔任五官中郎將,能與當時的光祿勳陳蕃攜手大規模的考選、裁汰郎官,可見黃琬當時的影響力。
黃琬破了五官中郎將的年齡記錄,而魏越破了三公掾屬的記錄也不足為奇。
不過再想想,黃琬以二十出頭的年齡被征辟為三公掾屬,兩三年的時間升遷到握有考核、選拔大權的五官中郎將一職,這其中跨越的障礙和速度,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更何況,魏越本身是有實際功勳的,所舉孝廉也是含金量滿滿。加上蔡邕的弟子,出身邊郡豪強之家這些背景綜合下來,就顯得有說服力了。
故,在已開的四府之中,對比四府掾屬,魏越的資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底氣比太多的四府掾屬深厚。
隻是魏越的眼光看的是四府掾屬佼佼者,畢竟他不是來混日子的。
讓他驚訝的是西曹掾竟然是賈詡,他此前隻聽說賈詡被征辟到太尉府,沒想到兩年時間裏賈詡竟然升到負責太尉府掾屬考核、選拔的西曹掾位置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事崗位,有資格選拔新的太尉府掾屬,對太尉府掾屬的外調有發言權。
一個太尉府西曹掾,混個三五年外放怎麼也是個兩千石,賈詡的前程就是如此的光輝、明朗!
考究出身,賈詡也不差,是《過秦論》賈誼的後裔,賈詡的曾祖、祖父、父親分別做官做到了武威太守、兗州刺史和輕騎將軍,這可不是一般的好強出身。
太尉府,西閣。
賈詡的歲數也不小了,比魏越父親魏真的歲數還要大一丟丟。
人近中年的賈詡稍稍發胖,是個膚色健康稍稍偏黑,很有精神的人,魏越打量賈詡的時候,賈詡也撫須打量著魏越,不由心中暗暗點頭,繼續垂首認真看著魏越呈還的征辟公文,這還是賈詡手書發出去的,對此賈詡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