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出手相助,陷入失憶(1 / 2)

橫田基地群山的下一座寺廟,依山傍水,樹木林立,為大唐時鑒真東渡日本後在此講經而建。後來鑒真一代代徒弟們不斷重修並擴建廟宇殿堂,寺廟延存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

近代為了紀念祖師鑒真,改名為念鑒寺。這個坐落在日本橫田群山下的寺廟,延續了漢族的語言文化與風俗傳統,這也影響到了念鑒寺附近的人們,老弱婦幼,均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念鑒寺背靠橫田基地周圍蒼茫的大山,麵朝蜿蜒曲折靜靜流淌了幾百年的鄰真河水。河的另一岸,是一片寬闊的衝積平原,上麵稀稀落落坐落著幾個村莊。

此時正值農閑時節,臨近晌午,各家各戶開始生火做飯,翠煙嫋嫋,不時響起幾聲狗吠聲,一派田園景象。

穿過念鑒寺寬闊的暗紅色大門,遠遠可以看到主殿旁邊的膳房裏,幾個小和尚正忙的不可開交,洗菜的忙著換水,煮粥的忙著添柴。

今天是釋迦牟尼佛主的誕辰,也是佛曆第2554年的新年。這麼隆重的節日,寺廟上上下下極為重視不說,附近村子裏的一些信男信女也免不了前來念鑒寺拜拜佛堂,續續香火。為這佛界節日,也為了招待眾人,中午寺廟的這頓齋飯,隆重也理所當然。

而在主殿另一邊的一排憩房裏,和尚們也在忙個不停。

若說膳房裏忙著的是那些初入佛門剛剛開始學經念佛的小和尚,則憩房裏正忙的手忙腳亂的可是一些在念鑒寺有些閱曆的和尚,煎藥的煎藥,喂水的喂水,好一派繁忙景象。

就在三天前的一個早上,晨起打水的幾個小和尚在林子裏救回來一個年輕人,至今昏迷不醒。

若說這念鑒寺也不算小,出現個陌生人也不算什麼大事,可這次卻非同一般,林子裏昏迷過去的這個人,拖著長長的降落傘傘帶,身上穿著的衣服上,赫然印著“中國空軍”四個字。也許是因為這幾個字的作用,念鑒寺當家主持將救人當成眼下的頭等大事,親手主抓,親口過問。這等討好老主持的美差當然輪不到那些新來的小禿兒,一些在念鑒寺混跡了多年的和尚們便鞍前馬後,不辭辛勞地忙碌了起來,以到來日圖個一官半職。真是各有各的打算,各為了各的前程。

“師父,佛祖顯靈了!佛祖顯靈了!快來看啊!”一個肥頭大耳油光滿麵的胖和尚邊喊邊從一間憩房衝出來,迎麵撞在一個麵如木炭眼如銅鈴的黑和尚身上,顧不上身後黑和尚的罵罵咧咧,轉眼便一頭紮進憩房最中間的一間房子裏,腳底如同抹了油一般。

在這間最中間的房子裏,一位白發蒼蒼,白須飄飄的老僧正在打坐誦經,這位老僧法號鳥真,為念鑒寺當家主持方丈。

老方丈寬頭大耳,雙眼微閉,掉的不剩幾顆的牙齒,隨著嘴唇的一張一合上下擺動,嘴裏正念念有聲,並不時搖頭晃腦,顯然正在興頭上,可這個不速之客瞬間打亂了老方丈難得的寧靜。

“如此慌張!”老和尚微帶怒色。

“方丈……不,師父啊,那人昏睡了三天三夜……醒了……佛祖顯靈了啊!你……你快去瞧瞧吧!”胖和尚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徐浩洋醒來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他睜開眼睛,大腦深處傳來的疼痛瞬間淹沒了眼前的一絲光亮,他痛苦地閉上雙眼。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出現在他麵前的,是一肥一黑的兩個禿頭和尚以及一位白發飄飄的老僧,前兩位正嬉皮笑臉地看著氣若遊絲的徐浩洋。

在徐浩洋陷入昏迷的三天三夜裏,日本橫田軍事基地,這個已經癱瘓了的生化武器基地,集結了從普天間軍事基地緊急抽調來的大批地麵及空中力量,對橫田周圍方圓一百公裏範圍內的花花草草,飛鳥走獸,村落廟宇……展開了從地上到空中的立體狀地毯式搜索,挖地三尺也定要找到這個令日本軍界上上下下如哽在喉的中國空軍飛行員。所到之處,雞飛狗跳,塵土飛揚,花草遭殃,活脫脫一幫土匪形象。

而在日本自衛隊踹開寺廟大門的之前,老方丈已經意識到了即將到來的危險。於是,在救起徐浩洋的當天上午,老鳥真方丈就召開了寺廟領導層會議,並提議應以救苦救難菩薩心腸去解救徐浩洋的時候,眾和尚意見並不統一,反對否定之聲混雜著馬屁奉迎之語,大堂裏一片光亮亮的禿頭,有的搖頭,有的點頭。

最後,老和尚一句“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算是為這場討論草草收了個場。而後眾和尚把徐浩洋藏在主殿裏一座高大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基座下麵的夾層裏。任憑日本自衛隊的地麵部隊搜遍了寺廟的每個角落,每寸空隙,唯獨沒有想到大殿裏的這個塑像基座。徐浩洋也因此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