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的思考
衛生與醫療管理
作者:張建設
摘要:本文結合十八大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所做出的係列努力,通過全院上下的奮鬥,我們的醫療服務質量極大改善,醫療技術空前提高,在向醫德好、服務號、質量好、群眾滿意的高度不斷邁進的同時,不斷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工會 核心價值觀 培育 堅持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麵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麵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麵對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老百姓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麵對不斷繃緊的醫患關係,我們需要繼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醫院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陣地之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基層醫院的臨床工作和職工的日常生活,有著重大意義,為此,我院圍繞“六個堅持”深入開展學習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堅持強化政治教育
首先是院黨委及領導班子開展集中學習。然後中層幹部分批次學習,最後科主任、護士長帶領科室人員利用早會等其他時間進行集中學習,學習形式包括麵授、觀看視聽資料、集中討論等,內容包括:習近平在重要場合有關治黨治國以及提升國民核心價值理念等重要論述,還有國家近兩年發生在醫療行業腐敗的警示紀錄片,最美鄉村醫生感人事例宣傳片,四風問題等,同時還發放學習手冊,幫助廣大醫務青年搞清楚“什麼是核心價值觀”、“青年如何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要求青年圍繞自身實際進行闡述,幫助其明確掌握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實質,幫助其樹立救死扶傷、敬業奉獻、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內化於心。同時開展“我的價值觀大討論”,讓大家深刻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創新的重要性及深遠意義,將極大地推動職工心目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醫院內外網開設核心價值觀討論專欄版塊,正確引導職工認同“愛、正義、勇氣、真善美”等普世價值觀,開展“醫務工作者的價值”征集、“中國夢、我的夢”征文、演講賽等,多種形式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中提煉、凝結、升華出醫院的科學發展觀、經營觀、服務觀和效益觀,全體員工以此作為工作準則和行動指南,並在實際工作中努力踐行,不斷完善,持續創新。
2.堅持發揮工作職能
一是緊密結合深化醫改,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切實關注民生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著力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實現“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目標。二是依法推進醫院管理創新工作,積極履行社會職能,開展“送醫下鄉”、“電影巡放”、“結對幫扶”、“定期義診”活動。通過到偏遠鄉鎮坐診、上門義診、網上就醫等服務形式,為偏遠農民和社區居民提供疾病診斷、意外傷急救、健康宣教、心理谘詢等知識,為老百姓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踐行服務社會職能。
3.堅持宣傳先進典型
一是大力加強信息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院內網、論壇、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促進工作互動、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二是培育宣傳典型。結合市、縣開展的評選“最美醫生”、“最美青工”、“阜陽好人”以及醫院內開展的“服務明星”評選等活動,湧現出了一批事跡突出、切實感人、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先進典型,我院先後有二名醫護人員獲得“最美青工”稱號,一人獲得“阜陽好人”稱號,還有一人獲得“阜陽勞動模範”稱號。在全院範圍內掀起向這些先進人物學習的熱潮,把學習先進事跡作為一種航標。切實起到鼓舞士氣,凝聚力量的作用,為推動我院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4.堅持以病人為中心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主體地位,關注人們利益訴求和價值願望,作為醫務工作者,應培養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關愛病人,救死扶傷的執業操守:堅持為醫療事業獻身的理想信念為核心,著力鑄牢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堅持聯係實際,區分層次和不同患者的訴求,加強分類指導,找準與患者思想的共鳴點,加強醫患溝通,為此我們一直高標準遵守向社會作出德十項鄭重承諾,具體包括:文明服務用語、病區整理、收費管理、健康宣教、急診接待診療、三級查房、用藥管理等,對違反以上承諾的,除道歉、加倍退還患者費用外,並根據情節輕重,給以經濟處罰、待崗、依法停止其執業活動、下崗處理。一諾千金,有諾必踐。通過踐行承諾,我們獲得了極好的社會評價,近幾年,在全縣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年終社會評價中始終排在前三名,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堅持改進創新,積極學習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建設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醫療隊伍。實施醫德建設工程,堅持醫德為上,完善醫師職業道德規範,健全醫師任職資格準入製度,狠抓醫師規範化培訓,將醫德表現作為醫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醫師建設長效機製。引導廣大醫學生自覺增強救死扶傷的榮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