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鄒兆龍:人生就是一筆財富(2 / 2)

生活中的鄒兆龍,十分喜歡下廚做飯,中西餐都有,以西餐為主。也許西餐更符合鄒兆龍灑脫的風格,不必像中餐那樣麻煩。

他也很喜歡運動,在自家後花園就有木樁、拳擊袋等設施,送完孩子上學後,他就回到健身房做運動。他也很看重對孩子的教育,會鼓勵他們參加很多課外活動,像高爾夫、遊泳、跆拳道等,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丟掉孩子不喜歡的。據鄒兆龍講,現在兩個孩子在遊泳和高爾夫兩個運動領域表現得特別好。

鄒兆龍是個很懂得保持自己狀態的人,如果不是熬夜拍戲,他會堅持早晨6點起床,晚上10點左右休息。鄒兆龍有句話說得很有哲理:“做人就像水龍頭一樣,要學會開源節流,不能每次用的時候都把水開得那麼大,等到有一天突然沒水的時候,你會很痛苦。我很喜歡德州撲克,不到最後一張牌,你永遠不知道誰是勝利者。所以,我會很保守,不到關鍵時刻,不要押上全部的賭注。”

談功夫:動作明星與功夫大師是不一樣的

“開武館或者收徒的話,我怕會誤人子弟,因為學武,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隻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做好電影和動作。”——鄒兆龍

雖然旅居美國多年,但很多中國觀眾還是對他有著深刻的印象,鄒兆龍每次以新的角色出現在觀眾麵前,大家都會有新的驚喜。鄒兆龍的內心十分清楚,即便自己住在張藝謀家隔壁,他們不找自己拍戲,還是不找自己拍戲。但即便住在天涯海角,隻要自己有實力,還是會有人前來邀約。

鄒兆龍說:“電影動作跟武術本身是有出入的,真正演戲功夫的那些大師,都在深山裏修行。而因為鏡頭的關係,電影裏麵的動作要有一些變化,我也做過武指,我知道。要想學功夫,你可以隻鑽研一個門派類別,而且越深越好,但拍功夫片,隻學一個門派是不夠的,很多東西是不夠用的。因為電影追求視覺效果,為了配合鏡頭,經常要用到不同派別的動作。像泰拳、自由搏擊以及混合格鬥,就在《導火線》裏有所展示。”

在鄒兆龍看來,動作明星需要多種元素的配合,不是說武術冠軍就能演好。除了打鬥,還要注意表演,包括說台詞時麵部表情以及眼神,都要絲絲入扣。“比如我和甄子丹、成龍、李連傑,在動作方麵,有很多人比我們做得好,但我們懂得把角色融入動作裏,觀眾認可的是我們的表演方式。”

對話鄒兆龍:動作片完全有可能成為票房黑馬

記者:很多人覺得您在《四大名捕》裏扮演的鐵手亦正亦邪,您怎麼看?

鄒兆龍:我倒覺得他有情有義,特別是他對劉亦菲飾演的無情的那種深厚的兄妹情誼,因為現實生活中我自己就有十幾個兄弟姐妹,我在拍戲的時候也會聯想到自己的妹妹。而整部戲給我印象最深、讓我覺得最有挑戰的也是這段感情戲。在《四大名捕》的第二部裏,會對鐵手與無情的一段往事加以介紹,到時候觀眾會對鐵手有更多的了解。

記者:有很多小成本製作的票房黑馬,比如《泰囧》、《西遊降魔篇》、《致青春》,等等。您認為功夫片有沒有可能成為這樣的票房黑馬?

鄒兆龍:一定會有一個契機,成就高票房的功夫片,但不能操之過急。我覺得如果通過一些粗製濫造的作品來滿足觀眾短時間內的感官享受,即便獲得了票房,也很難說是成功。做電影,特別是功夫片,一定要不欺不騙,認認真真地給觀眾帶來一些新的口味。我相信《四大名捕》就是一部可以引領潮流的影片,因為我們加入了很多不一樣的元素。

記者:當時,您為什麼想去美國學習?

鄒兆龍:1999年之前,我到美國去過,我覺得那裏是個很好的學習環境,而且我覺得自己需要學更多的東西,才能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