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府娶了新夫人,眾人賀完喜第二天,牧遊泉就要出門了。
“夫君。”
“月娘,我大約要出門半月多。這家中全交有你照應,囡囡還小,先生每日隻上午教書一個半時辰,你記得時間,給囡囡準備蓮子粥。”
“夫君放心去吧,別看囡囡才七歲,可已知曉事理,雖不是我懷胎十月,可勝似親生。”
“好,那我就放心了。”
書閣中的讀書聲,清脆穿透。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先生,為何每日要讓我吟誦這幾句,我早已熟記於心。”
“這千字文雖是啟蒙讀物,但淺顯中透出天地大道,字字珠璣,天下事無不暗含大道,順勢而為,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今日課便上到這,去用飯吧。”
“多謝先生教誨。”
“韓先生,辛苦了。”月娘正巧到了門前。
“夫人,小姐聰慧好學,唉,可惜啊。”
“可惜什麼?”
“囡囡,天賦異稟,我雖才教她一年,但進步神速,七歲比旁人十四歲,可惜小姐並非男兒身,否則可心向杏林宴,如此也不過嫁與他人,相夫教子。我素有誌向,想的是教化萬民,若非仕途坎坷,如今隻能傳道受業解惑,唉,至此境地,也是想有學生能出類拔萃。”
月娘聽了心中也算認同再拜謝了韓先生,歸家後,難免心生想法,俗話講,女子無才便是德,讀書當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尋個好人家,若是及笄之年便能得良配,那可比金榜題名更為重要,月娘翻開閑書,正巧看到一句詩作,“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月娘略有所悟,看看自己的金蓮裹足,脫了鞋去,輕撫揉捏,瘦、小、 尖、 彎、 香、 軟、 正。宋雖亡,可這根深蒂固的風化卻難以磨滅,莫不如-
便叫人喚了囡囡來。
“二娘。”
“囡囡,今年七歲了吧?”
“回二娘的話,囡囡已七歲零三個月。”
“囡囡,我平日待你如何?”
囡囡雖然人小,可也通人情,便實話實說,“二娘待囡囡好比至親。”
“好,囡囡從未見過娘親,二娘也是想囡囡一輩子生活平安如意,可囡囡你知女子不如男子,所走之路雖不相同,可都要付出千辛萬苦。”
“囡囡知道。”
“那,囡囡,二娘要告訴你今日便開始教你怎麼做一個大家閨秀。”月娘站起身,“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