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2)

安如寶嗬嗬一笑,沒說話。他嘴上說是不甚確定,其實對是否能生出蒜苗還是有幾分把握。畢竟這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安如寶就被自家小夫郎的歡呼聲驚醒,還未睜開眼,身上就是一沉,聽自家小夫郎用比平日高了三度的聲音,在他耳邊興奮地嚷嚷道:“生出來了,生出來了……”

安如寶伸手抱住他一陣揉搓,最後捧著他的臉,在他唇上狠狠親了一口,才起身穿好衣服,任由宋初拉著來到放置木匣和盤子的角落。

宋初指著放著整頭大蒜的盤子,道:“快看,這裏真的長出了小苗苗。”安如寶看向他指的地方,果然見蒜瓣上的芽抽出了一小截。再看其他三個,盛著蒜瓣的盤子裏抽的也很明顯。木匣裏的差一些,不過仔細看也抽出了一點點。

安如寶雖然早知道結果,不過眼前綠油油的小嫩苗實在喜人,也很興奮,摟住自家小夫郎的腰向懷裏一拉,剛要親,懷裏的人忽地一掙,遊魚般滑了出去,他隻覺手中一空,宋初的聲音已從院中傳來,高叫著“阿爹、阿麼”,一路跑到東屋。

不是第一次被拋下的安如寶安小爺兒,搖搖頭,對自家小夫郎的活潑無計可施。

真的生出蒜苗,一家人圍著這四頭大蒜,對上麵新生出的不足一指長的蒜苗嘖嘖稱奇。尤其秦風,臉上都笑開了花,當即拍板,決定要在接下來的集日多采購幾斤大蒜。

接下來的時日,蒜苗飛快的生長,不過,因為方法不一樣,蒜苗長得有好有壞,有快有慢,整頭放進去的漲勢一般,掰開放的水生的要更快更好些,隻是蒜瓣放在盤子裏不老實,歪七扭八的,生出來的蒜苗也不甚整齊。安如寶總覺得自己忽略了甚麼,卻是怎麼也想不起來,索性就由著這些大蒜自由生長,左右生出來能吃就行。

不過顯然秦風不這麼想,麵對參差不一的蒜苗有些不能忍,開始各種搗鼓,安如寶看他每天擺弄大蒜,一副研究狂人的模樣,簡直目瞪口呆,對自家阿麼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得不說,秦風的研究是有成效的,很快家裏的東西兩屋裏就多了幾個盤子,盤子裏的蒜瓣被剝的幹幹淨淨,用線串在一起圍成圓圈泡在水裏,頂上的小苗鬱鬱蔥蔥,安如寶靈機一動,終於知道自己忽略了甚麼,對自家阿麼佩服的五體投地。

臘月十一,安軒邀了族長安泰,村長安如喜以及安福義等村裏族中的一些老人來家中吃飯,他其實早有此打算,可自打搬進村子,又是秋忙又是安如寶和宋初的結親禮,好容易到了冬閑又趕上幾場大雪,生生耽誤了。

前一天是集日,秦風在集上將請客要用的東西采買齊全,次日一早就開始忙活,雞鴨魚肉自不必提,安如玉的小兔子也沒能保住。那兔子自被關起來,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心大的很,絲毫沒有憂患意識,將自己養的肥肥壯壯的,家裏的野味在去不了鎮上的日子裏,早就被吃光了,秦風對這碩果僅存的一隻早動了幾次心思,這一次終於出了手,一道紅燒兔肉做的色香味俱全。

安如玉可不幹了,他養小兔子費了無數心血,連帶著宋亦每天都要幫他到後園的地窖裏取白菜蘿卜,好容易將小兔子養的漂漂亮亮的,他就出去玩兒了一會兒,兔子就遭了自家阿麼的毒手,立時就在廚房哭鬧起來。

秦風沒時間搭理他,宋初抱著他一再保證以後會給他抓更多的兔子才勉強安撫好了,和宋亦一人端著一碗秦風盛給他們的兔肉吃的津津有味。

安如喜是第一個來的,進屋就哈哈一笑道:“我就說我得是第一個,你哥麼說我忒心急,來的太早,我就說這不是安善人這房子在咱村都立了十來年了,我還沒正經看過呢,來的早些,正好參觀參觀。”安軒笑著領著他前院後院加後園轉了一圈,安如喜不無羨慕地道:“這宅院在村子裏,就是算上安富民家在內也是獨一份,這個……“他豎起大拇指,接著道:“當初安善人建著院子時,木材、石料、工匠都是用的最好的,那時我阿爹還在,直說浪費,不過現在看看,這房子再有五十年也是半點兒問題也沒有的。”

雖說這些日子氣溫升了些,餐房裏還是太冷,參觀完畢,安軒將人迎進東麵套間,套間裏擺了大圓桌,修在牆角裏、與臥室裏火炕相連的爐子生的紅彤彤,還在桌子不遠處放了火盆,燒著上好的木炭,把屋子烘的暖洋洋的。

安如喜進了屋,脫了外衫,站在屋子中間轉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了擺在靠窗書桌上蒜苗。蒜苗剛出寸許,綠瑩瑩的格外喜人,安如喜湊近去仔細端詳,邊道:“乖乖,這是啥啊,你們咋在屋裏養起草來了,不過這草挺好看的。哎呦,怎麼是用蒜生的,這不糟蹋東西麼。”

安軒笑道“這不是草,這不如寶冬天閑著沒事兒幹,說是饞新鮮青菜,就讓他阿麼買了不少大蒜,自己鼓搗玩兒,沒想到真讓他生出來了。”安如喜也沒吃過蒜苗,道:“蒜苗?我就知道這大蒜是調味的,還真不知道還能生出菜來,這真的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