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3)

日子過得很快,一個月後地裏的莊稼開始成熟。村裏的人更忙。反而安軒一家因沒啥田地,閑了下來。秦風趁機多跑了幾趟鎮裏,將親事要用的各種東西一點點兒買回來。宋初閑不住,跟著安如寶往後山跑。倆人前前後後將一座山逛了幾遍。安如寶心裏有了大體的規劃,就等明年春天實施了。

至於安軒,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後園裏,專心打理那些白菜蘿卜。他從小到大甚少接觸農事,邊學邊幹,倒也似模似樣。

秋風一起,幾乎是轉眼間,地裏的莊稼都熟了。全村人投入到搶收的熱潮中。村裏地裏到處可見忙碌的村民,不管是漢子、爺兒還是哥兒、夫郎,就是大一些的小爺兒小哥兒都沒閑著。每天頂著星星走,披著星光回,回到家吃點兒飯,倒頭就睡。第二天依然繼續。

好在,這樣忙碌的日子一年隻這一次,看著地裏飽滿的莊稼,隻會嫌少,沒有嫌多的。多辛勞心裏也高興。

安如寶觀察過,這青山村如果在地球的話,大概位於北方。不過作物與地球上略有不同,他們大部分種植的是稻穀。類似地球的旱稻,春播秋收。收完後,再種小麥,秋播春收。當然,也種玉米高粱黍豆之類的。

半個月後,地裏的莊稼陸陸續續被收回了家。家裏人口少,收的慢的,也沒剩多少。之後,就是脫粒晾曬,一部分賣到糧店換成銀錢,一部分就收到倉裏留著自家吃。

今年算是個豐收年,風調雨順,糧食每畝也多收了一些,可以多賣些銀錢,村民們都很開心。七家租戶按時將租子送到了安軒家。按土地等級不同,種植的莊稼也不一樣。一等地和中等地適合種稻穀。下等地就種些其他作物。所以,各家送來的租子也都不同。最後,一共收了稻穀七十八石,玉米高粱二十二石,黃豆等各種豆子八石左右,其他的八石左右。滿打滿算一百一十六石不足。可一百畝,按平均畝產四石算,三成也有一百二十石。何況今年還豐收了。

安軒不動聲色,目光在眾人臉上掠過。有幾家的漢子臉上有些不自在——自家產了多少糧食,該交多少租子,他們心裏有數。因田稅的事兒,家裏的夫郎一直耿耿於懷,應該在租子上動了手腳。這事兒他們不知情,可租子一稱出來,他們哪裏還不知道,這麵上就有些掛不住了。

安青第一個站出來道:“我家今年產了近七十一石稻米,玉米高粱七石半,穀子一石,黃豆一石,其他豆類一石半左右。我家短了租子,我這就回去拿。”其餘幾家的漢子也一同起身走了,隻安明路站在原地沒動。

安軒暗歎一聲,衝安明路笑道:“明路,你家今年收成不錯。”

安明路古銅色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莊稼人靠天吃飯,老天爺今年氣順,莊稼長得好,收成自然好。莊稼人不同城裏人,靠買進賣出就能賺錢過活。老人孩子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靠的就是地裏長出的糧食。長得好了,吃的飽點兒,不好,就得勒緊褲帶餓肚子。就拿安青家來說吧,他家九口人,早些年家裏地也有二十幾畝,後來安青的阿麼生了重病,為籌藥錢,又正好趕上安善人買地,就賣給了你家。後來,安善人又把地租給他家種,才給了他家一條活路。他們心裏對你們一家人是感恩的。安青的夫郎脾氣急,心眼小,可心不壞。雖然家裏艱苦些,這幾年伺候郎阿爹阿麼盡心盡力,一家老老小小也都照顧的周到。其他家也都差不多,斤斤計較是有的,心地卻都不壞。我說著這話可能有些越禮,莊稼人見識短,你大人有大量,看能不能……那個多擔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