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莉:身著橄欖綠的天使(3 / 3)

每次醫院組織醫療隊到粵東、粵西基層部隊巡診,馬莉總是主動請纓:“我去過,我熟悉情況,我帶隊去吧!”2002年至今,她先後8次帶隊巡診,足跡遍及廣東邊防總隊每一個基層單位,上山,下海,上船艇、下海島、深入一線為官兵巡診治療、送醫送藥。

2005年8月在湛江片區部隊巡診期間,特大台風挾風帶雨來勢洶洶。戰友擔心馬莉的身體經不住風浪,勸她躲避台風停止巡診。但她堅持不肯:“台風襲擊,廣大官兵都在堅守崗位,正是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怎麼能退縮!”她帶領醫療隊在狂風暴雨中走遍了每一個哨所、每一艘船艇,認真仔細地給每一位官兵檢查身體、發放藥品,還給他們講解相關疾病、事故的預防和緊急救助措施。風聲、雨聲嘈雜一片,馬莉的叮嚀,官兵們聽在心裏分外溫暖、格外親切。

每年全省邊防部隊幹部體檢工作,馬莉都親自參與組織實施,組織人員嚴格審核體檢結果,她還推動建立了醫院心理谘詢中心,自己也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資格,致力於為部隊官兵提供心理衛生服務;醫院承辦《邊防科技》衛生專刊編輯工作後,她作為負責人又積極參與寫稿組稿,努力為邊防部隊基層衛生技術幹部搭建學術和工作經驗的交流平台。

至於廣東邊防總隊醫院軍人保健中心的建立,更是凝結著馬莉愛兵護兵的一份深情。未建立軍人保健中心之前,部隊官兵到醫院治療,與地方病人住在一起,脫離組織,不便管理。特別是就診時,發現隻是小病,勿需住院,對於路途遙遠、條件艱苦的部隊官兵來說,食宿、交通等就會成為大問題。對此,在馬莉等人的建議下,軍人保健中心於2005年5月順利建成投入使用,從此部隊官兵入院治療,集中到此診治,來院就診,若無問題,也可在此觀察一晚。人性化的關愛舉措,受到廣大官兵的歡迎。

在官兵遇到傷病困擾的時候,慈愛、優雅、樂觀的馬莉總會像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悉心治療、精心護理,使戰友們早日恢複健康,重返崗位。

在青海玉樹災區抗震救災的7天裏,白天馬莉帶領醫療隊救治災區傷病員,晚上她又不顧勞累和傷痛,親自帶著醫生和心理谘詢師,深入部隊營地,嚴密監測官兵身體狀況,開展高原反應知識教育,發放高原病防治卡片,消除缺氧症狀的恐懼感,緩解官兵緊張焦慮情緒,提高科學防治的意識。對心理緊張、症狀嚴重的人員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同時,馬莉從保障熱食供應、加強保暖措施、科學輪班照顧、適當藥物治療和積極心理幹預等五個方麵,對官兵進行全方位的預防。因此,到震區的第3天,就有效控製住救援部隊嚴重高原反應的局麵,也鼓舞了救援部隊官兵的士氣。

2010年8月19日,在參加青海玉樹全國抗震救災表彰會上,馬莉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範”榮譽稱號。她在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忠心耿耿,恪守盡職,屢創佳績,功勳卓著:4次被評為廣東邊防總隊“優秀團職幹部”;3次被公安部、公安部邊防局、廣東邊防總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次榮立個人二等功;連續5年專業技術幹部量化考核均被評為優秀,享受公安部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勵津貼;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和全國公安係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並榮獲廣東省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為國敬職、兢兢業業、為民解憂,是馬莉作為一名部隊醫務工作者的真實寫照,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醫生救死扶傷的愛心,更是一名軍人的勇氣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