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嚴寒,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在岩手縣大船渡市完成了對200餘幢房屋的拉網式排查搜索。今天,救援隊借助日方提供的機械裝備,中國國際救援隊采取機械搜索和人工排查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對重點區域進行挖掘和搜尋。
直到今日,15名隊員身體狀況良好,精神狀態飽滿。日本自衛隊今天成功救出了一名男子,這說明廢墟下可能還有生命跡象,還有幸存者。
3月20日 星期日
今天下午完成在日本岩手縣大船渡地震海嘯災區的救援工作,於當晚返回北京。中國國際救援隊作為首支抵達和最後撤出這一災區的外國救援隊伍,獲得了當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淩晨1時,中國國際救援隊15名隊員順利完成日本救援任務回國。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副局長趙和平,日本駐華公使山崎和之及外交部、解放軍、武警部隊等相關部門領導到機場迎接,並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
山崎和之向此次救援行動的領隊、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尹光輝副司長獻上了鮮花,並代表日本政府和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表示誠摯謝意。
陳建民局長對救援隊圓滿完成赴日本救援任務歸來表示熱烈祝賀,他說,隊員們克服核危機、強餘震、海嘯和惡劣天氣等重重困難,不怕艱苦,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憑著頑強作風順利完成了搜救任務,得到了日本政府和人民以及有關部門的高度讚揚。他對救援隊為國家、為災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外交部、駐日使館為中國國際救援隊完成任務所提供的各項幫助。
連線·中國國際救援隊領隊尹光輝
《中華兒女》:在日本的救援工作非常辛苦緊張,現在恢複過來了嗎?
尹光輝:大體上恢複過來了吧。但是因為沒怎麼休息,周末也沒有休息,所以身體上還比較疲勞。
《中華兒女》:日本發生地震的那一天您在做什麼?
尹光輝:在正常的工作,在那之前,雲南盈江發生了地震,我們在做這場地震的應急處理,跟武警、解放軍部隊一直在聯絡。我是在第一時間得到日本地震的消息的,我們國家有個地震台網中心,他們報道有4要素,包括時間、地點、震級和深度。當時得到的消息是8.8級地震,我馬上開始查看地圖,發現那裏離日本海岸最近的地方才130多公裏,我們初步判定會引起比較大的災害,或者是海嘯。
《中華兒女》:您當時有想到會派救援隊去嗎?
尹光輝:我第一反應就是會去,中國國際救援隊,承擔著人道主義救援的任務,這是我們的職責,肯定要去救援。
《中華兒女》:日本救援之前,您還參加過什麼救援行動?
尹光輝:我參加過巴基斯坦的救援行動,然後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都是我作為領隊。
《中華兒女》:這次作為領隊帶隊去日本,和以往幾次參與救援,有什麼不同?
尹光輝:有,這次任務很重要,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和以前地震之後房屋倒塌、壓埋人員不一樣,它的房屋全是輕型木質結構的,海浪從港灣裏麵衝進大船渡市的市區,不像印度洋海嘯直接衝上海岸,它的港灣有一個保護作用,又因為它是丘陵地區,低窪的地方都被淹了,所以我們到那之後就發現,海浪衝擊木質的廢墟,就形成了像泥石流一樣的災害,埋在下麵的人基本上都溺水而亡了。搜救的時候也和我們料想的一樣,包括我們,其他的搜救隊,都沒有找到生還者。
《中華兒女》:此次救援,中方的救援範圍有多大?
尹光輝:根據日方提出的範圍,受災區分為5個區域,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搜救區域是第二責任區南部、第三責任區和第四責任區,麵積達4平方公裏。救援隊排查搜索了近4平方公裏的受災區域,並對140餘座重點民宅、廠房廢墟進行拉網式搜排。在搜索中,救援隊采用人工搜索與生命探測儀相結合的方式,努力搜索生命跡象,不放棄一切希望。
《中華兒女》:和以往相比,這次的救援任務最難的地方在哪裏?
尹光輝:最難的就是救援沒有針對性,工作量非常大。地震海嘯來臨之前,由於接到預警信號,很多人已經避險。但是,還存在未來得及避險的日本民眾,所以,我們就要在超過4平方公裏的地區內,一步一步搜排。汶川地震期間,我們可以確切知道,哪些建築物下可能有生命跡象,可以快速實施救援,但這次不一樣,先拉網式搜索,再去尋找生命跡象。
《中華兒女》:我看了先前的報道,說咱們帶了物資和給養,但是我想,咱們忙起來應該沒有時間去吃吧?
尹光輝:你的理解太對了。情況非常緊急,負責後勤保障的人手又少,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到底吃什麼,隻拿了一些方便麵。到達大船渡市的當晚,斷水斷電,我們的帳篷都是在自衛隊為我們運送物資的卡車的燈光下搭的。之後我就去了大船渡市的消防指揮中心,和各指揮員進行接洽,了解災情。我還問他們要了汽油,他們很熱情,指揮中心一共兩桶40升油都給了我們。回去之後就發電照明,折騰到半夜,第二天早上6:30就開始出發進行搜救。
《中華兒女》:實施救援過程中,救援隊本身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尹光輝:危險時時存在。強度非常高的餘震不時來臨,搜救麵三麵環山、一麵迎海,救援隊露天搭建的帳篷會被6級大風吹倒,室外溫度陰冷,特別是6級以上餘震不斷,海嘯預警頻發,當地無水、無電、無通訊信號,救援隊隻能利用自帶設備發電照明。一位隊員在餘震中左腿受傷;有時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破壞,隻能用手一點一點挖。最關鍵的是情況發展不明的核泄漏危機。幾種情況的疊加,對我們隊員的身心是個嚴峻的考驗,但是我們隊員經受住了考驗。我們之前就準備了一台核輻射空氣測量儀,我們每天測3次,有超標就會報警,我們—直都處於安全範圍內。
《中華兒女》:18日時,很多國家的救援隊開始撤離,我們為什麼還要留下?
尹光輝:震後第7天,雖然有日本方麵派出的挖掘機配合,但搜尋幸存者的希望已經相當渺茫了。國際救援隊伍帶給受災民眾的,不僅是技術裝備支持,還有信心,時間在推移,希望不能破滅。隊員們持續數天,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日本民眾看在眼裏,他們很感動。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一些日本民眾自己省出礦泉水送到中國救援隊隊員的手裏。
《中華兒女》:日本地震後,國內始終在關注那裏的動態。這些天來,最牽動人心的就是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救援隊距離福島距離近嗎?
尹光輝:不到200公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