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太陰了(2 / 2)

“陛下,遠水救不了近火。從中原調兵費時費力費錢糧,寧遠鐵騎在遼東,兵貴神速,莫如讓他們趁勝追擊。”

“臣附議!”

新任兵部尚書王珙迫不及待登場,態度鮮明地為李林甫搖旗呐喊:“寧遠鐵騎士氣正高,難得的是他們有與渤海叛逆作戰的經驗。臣以為由他們出戰最合適。”

焦點又一次聚集到與周公有個約會的李懷唐身上,此君酣睡正香,對投來的無數道目光渾然無覺。

李林甫竊喜,抓緊時機進諫:“既然膘騎大將軍抱病在身,也沒意見,臣建議由範陽都督,營州都督安祿山將軍率領寧遠鐵騎征伐大武藝餘孽,不給他們喘息的時間。”

眾大臣嘩然,李林甫這個提議堪比黃蜂尾後針,擺明了是要奪李懷唐的兵。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隻要讓安祿山統帥寧遠鐵騎,同樣是有去無回。

太陰了!等李懷唐醒來,恐怕老本早已輸光。

咦?李懷唐人呢?有人發現,剛剛李懷唐睡覺的地方,人去空餘柱。

誰說爺我沒意見?

李懷唐不知什麼時候清醒了,施施然從人群裏擠出,站到大殿中間的通道上,反應出奇的快:“陛下容稟,數天前臣接報,駐守於遼西城的將士因思家心切而夜間炸營,死傷數百人,軍心大亂,至今還有逃兵在外。”

“臣今日特來請陛下旨意,犒賞三軍,讓將士們榮歸故裏,以平息兵亂。”

自古有兵就難免有兵變,至於夜間炸營更是稀鬆平常事,這是規律,是真理,為老將們所認同。寧遠鐵騎東征軍離家兩年不得歸,不造反才怪。

李懷唐的奏請合情合理無可厚非,可李隆基不幹了,遲不說早不說,偏偏此時說要撂擔子走人,莫非打寡人的臉打上癮了?

李懷唐一臉的無辜,不早讓高力士與你通氣了嗎?隻不過當時說得委婉一點而已。

李隆基想想,確有此事。

臉上掛不住了。

不得不佩服李林甫的貼心,微妙時刻又是他為君王排憂解難。

“膘騎大將軍所言在理。隻是從遼東到寧遠,千山萬水,需要好好準備準備,不著急於一時。夫兵亂者無非誌在財物,大將軍勿憂,陛下可遣一宣慰使攜犒賞安撫之即可。”

“對對對,等打完這一仗,明年開春再走也不遲。”

王珙的響應總是那麼的及時那麼的合拍。

李懷唐冷笑:“軍心所向豈是些許物質能改變?兩位莫要誤導陛下,禍害我寧遠鐵騎將士。”

李林甫暗中向新羅使者使了個眼色,金思蘭會意,先給李隆基磕幾個頭,聲淚俱下:“天可汗可憐可憐我新羅國吧,我主日夜翹首以待天朝大軍……”

李隆基揮揮手打斷這位極具表演天賦的棒子,不動聲色道:“膘騎大將軍言重了。中書令與兵部尚書言之有理,從中原調兵諸多不妥,何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除惡務盡,必須要讓大武藝伏法!”

“這樣吧,朕要犒賞寧遠鐵騎三軍將士。以安祿山將軍為宣慰使,押送錢糧至遼西城。同時,嗯,膘騎大將軍身體有恙,那就在軍中擇一良將統率寧遠鐵騎配合安祿山將軍收複渤海都督府,南渡鴨綠水剪除叛逆黨羽。”

皇帝給出了一個折衷方案。

既然皇帝表明了態度,再討價還價貌似有抗旨不遵的嫌疑。李懷唐歸列,腦子飛速轉動,尋求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