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碎葉鎮,李懷唐意氣風發,當年實力強大,在西域聞者色變的蘇祿汗在短短的三年間被他完敗,還輕鬆地奪取了他的老巢,此豐功偉業舍我其誰?
碎葉城城下,李懷唐見到了王忠嗣等人。
“忠嗣幸不辱使命,不負上將軍之托!”王忠嗣激動地向李懷唐拱手致禮。這場奔襲,繞道千裏,神不知鬼不覺躲過了突騎施人的耳目,完美地達成了戰術目標,其經典足以載入史冊,永垂千古。
李懷唐也不做作,受下了王忠嗣之禮。
“宣威將軍侯在西鍵城,估計等得心焦了。你速將此大捷轉告與他,並送他回拔煥城,讓來使君派兵前來接防。我說過,要將碎葉鎮送還大唐的,正當其時!”
李懷唐的安排,王忠嗣心裏明白,輾轉周折讓李靜忠回唐向安西副都護來曜報喜,等於是分一份功勞給李靜忠,是順水人情。
“上將軍,我,我”王忠嗣似有難言之隱,結結巴巴。
“何事吞吞吐吐?為將者該爽快幹脆才是!”李懷唐揮手打斷了他的支支吾吾。
王忠嗣訕笑著,說:“能不能派其他人去告訴宣威將軍,我想跟隨上將軍橫掃石國。”
“哈哈!好算計!剩下的戰鬥都是摘桃子。罷了,你自己挑人去,我修書一封與你。”誠如李懷唐所言,拔掉蘇祿汗的犬牙後,等於是將最強大的敵人除去,剩下的石國已不足為患,柘枝城裏有熟透而誘人的果實等待他們去采擷,唾手可得,此時離開無疑於自絕戰功。
不料,竟然有人自動請纓。
出列者乃陸子厚,也就是六猴子。無它,六猴子是想在唐軍麵前揚眉吐氣,一泄多年被遺棄之恨,反正他不差戰功,隻要跟隨在上將軍身邊,立功的機會少不了。
隨之,王忠嗣向李懷唐請示如何處置抓到的吐蕃公主。
吐蕃公主是被屠步烈抓到的,被他折磨了一夜,至於具體手段隻有兩位當事人清楚,不過,從當晚蘇祿汗寢房裏傳出的慘叫聲判斷,將士們都能想像得到大致的情形。
按屠步烈的意思是將卓瑪類給砍掉為死難的親人父兄報仇,王忠嗣卻不同意。
他提醒李懷唐道:“殺一婦人容易,可卓瑪類的身份敏感,不可草率處置,否則對上將軍,乃至寧遠都極為不利。不若再送宣威將軍一份人情,彰顯上將軍對大唐的敬重。”
呂尚卿也同意王忠嗣的建議,快意恩仇簡單,卻是莽夫之舉非梟雄所為。在呂尚卿心裏,李懷唐有梟雄的影子,至少不是隻顧眼前利益之人。
李懷唐同意了王忠嗣的善意建議,親自說服屠步烈將被摧殘得不似人樣的吐蕃公主交予六猴子帶往西鍵城。
在碎葉城稍作停留,寧遠鐵騎補充完畢,繼續向西麵的塔拉茲進軍,莫賀達幹部在那駐守。
“不知莫賀達幹獲曉蘇祿汗大敗,連碎葉大牙都丟了會是如何的一副驚訝表情?”想起莫賀達幹的反應,李懷唐覺得相當有趣,這也是勝仗的魅力之一,隻有為帥者才能體驗到的樂趣。
恨遺憾,莫賀達幹的表情李懷唐看不到,他見到的是其來求和的代表、迦木。
迦木很直白,首先指出了莫賀達幹的誠意,無論是在西姆城陷落前還是陷落後,他始終袖手旁觀,沒有給寧遠鐵騎增添絲毫的麻煩;其次,他願意放開一條通道讓寧遠鐵騎過去支援西姆城,此時的西姆城正處於伊捺大軍的狂攻下,隨時有被攻破的可能;最後,莫賀達幹部願意與寧遠部和平共處互不侵犯,還可作為對蘇祿汗的牽製。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李懷唐同意了莫賀達幹的提議,兩軍默契地錯身而過。
望著莫賀達幹部火急火燎撤退的狼狽樣,呂尚卿哈哈大笑。
“跑得慢點,估計蘇祿汗會吞並了他的部落,占領他的地盤。一山藏二狼,這下有好看了。”
當初李懷唐下令放蘇祿汗一馬,讓他北過楚河之時,呂尚卿便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但是,還有一點李懷唐沒有說,所謂鳥盡良弓藏,兔死走狗烹,欲與大唐這個龐然大物相安無事,必須得保持有共同的敵人,講得難聽點是養賊自重,理卻都一樣,有突騎施覬覦著碎葉鎮,大唐就會存在與寧遠城結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