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秘魯美食(求訂閱)(2 / 2)

這裏麵的虎奶並不真的是老虎的奶水,而是一種醬汁,也是這道菜中的點睛之筆,由青檸、大蒜、生薑、香菜、辣椒,還有鹽和胡椒製成的調味汁,生鱸魚需要用虎奶提前醃製,當地人喜歡更濃鬱的味道,所以在上菜時,還要單獨再上一碟虎奶,沾著吃絕對夠勁!

與塞維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烤牛心,切成薄片的牛心塗上秘製醬烤熟後香氣四溢,不過這種醬的味道非常濃烈,這麼做似乎是為了掩蓋髒器食材隱隱的腥味,但不得不說,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能接受的了,反正楊橙嚐了兩塊便沒再碰,都被安德魯一人包圓了,也不知道他骨子裏是不是混了印加血統。

羅德裏格茲選的主菜有點中餐的血統——爆炒牛裏脊。

帶著血水的牛裏脊塊和表層的黑胡椒等香料在口中迸發出紅肉菜品的本質——肉香四溢。

這道菜無論從菜名還是用料上都十分簡單,但廚師很有水平,沒想到在秘魯,還能看到玩火玩的這麼溜的老外廚師。

裏脊肉切成條狀,適中的火候,不會喧賓奪主的調料,搭配爽口的西紅柿,一道很樸實常見的炒牛裏脊,尤其是在運動過後吃,絕對讓人胃口滿足。

牛裏脊下麵搭配的是自製的薯片,薯片也是印加人的特色美食之一。

羅德裏格茲介紹說,可以將薯片碾碎,然後裹著裏脊條吃,口感豐富不說,還提升了複合的香味,楊橙試了一下確實不錯。

不過最讓他感興趣的還是一種叫做皮斯科的酸酒,其實就是一種由葡萄蒸餾釀製而成的烈性酒,酒精度在40%上下,被譽為秘魯國酒。

皮斯科是在歐洲白蘭地的傳統釀造工藝上加入秘魯民族特色,最大的特點就是100%用葡萄釀製,不添加其他任何配料,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中葉。

雖然稱為酸酒,但它給人的感覺卻偏甜,酸味隻在最後淡淡地顯現出來,有餘味,讓原本吃飽的人,喝過酒之後,還有種繼續吃的衝動。

跟白蘭地不同,皮斯科酸酒的口感更絲滑,但度數卻絲毫不低,僅僅是喝了一小杯,楊橙就感覺酒精上頭。

幹脆從店裏買了兩瓶,又點了幾樣小吃,帶回旅館邊吃邊喝,旅遊嘛,別趕時間,對什麼東西感興趣就停下來,滿足了好奇心再走,反正明天還有一天時間,去印加遺址還來得及。

酒一直喝到半夜,人是越喝越清醒,站在陽台上仰望璀璨星空,在北方難得一見的南十字星在空中閃爍,似乎是在向楊橙表示歡迎。

不過緊接著,一陣涼風吹的他打了個寒顫,緊接著感覺到胸悶氣短,他知道這是高原反應,畢竟利馬在海拔3000米以下,而庫斯科則有3400米。

幸虧楊橙平常沒放棄鍛煉,身體素質很好,加上從小運動,肺活量優於常人,很快就適應了過來。

從陽台進屋,漢森正好放下手機說,“boss,桑切斯先生來電話,說何塞那邊有消息了,應該是好消息,聽桑切斯的語氣很激動~”

楊橙哦了一聲,擺了擺手,“不急,告訴他我們後天回利馬,何塞那邊先晾著他吧~”

現在不是他急,而是對方急,相信智利這幾天的異動,秘魯方麵應該察覺了,既然有所察覺,再加上自己的一通忽悠,估計足夠秘魯人下定決心掏錢了。

既然如此,他急著回去沒必要,上趕著似的,多沒麵子。

安安心心的逛完印加遺址再回去也來得及。

酒喝到深夜,眾人在躺下休息。

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們就在旅館裏用了早餐。

早餐是自助式的,很豐盛,麵包、雞蛋、牛奶、香腸,楊橙他們下去的時候,幾個早期的遊客已經吃完了。

看到楊橙身後的一群彪形大漢,他們倉促的跑了出去,生怕楊橙他們暴起殺人。

搞得楊橙很鬱悶,回頭一看漢森他們,西裝革履黑墨鏡,板著臉跟全地球人欠他幾十億似的,別說膽子小的,正常人看著心裏都發虛。

吃過早飯,老板很貼心的泡了杯古柯茶,用於緩解高原反應。

喝了茶,羅德裏格茲已經在外麵等候,今天他們將去參觀印加遺址,這可是此行的重頭戲。

42305/51622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