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一幹人眾土突見房門窗戶大開,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大感詫異,手中拉開的弓竟不能放,往裏屋凝視著,紛紛議論開來。
“這周應天到底想幹嘛啊?”“難道他就不怕死?”“我看他是開門投降來著吧。”、、、、、、你一言,我一語,各自揣測推想著將會發生什麼。
當下眾人中有五人竟然當場打起賭來,這五人平日打賭猜拳慣了,臨敵之際卻還沒這茬兒。其中有四人打賭周應天此戰必死無疑,十來號人打一瘸子還不跟玩兒樣;唯獨有一人偏偏斷定姓周的可以保全性命,脫逃險境,畢竟人時武林數一數二的高手,雖有殘疾,但餘威不減。
這五人當真是賭徒,每人許下了五兩銀子的賭金,並許諾戰後立馬兌現,前提是如果不死的話;倘若不幸死掉的話,那隻能便宜他了,算是送給他帶給閻王爺的見麵禮。五人忙裏偷閑做完這些,才又集中注意力於屋內的情況。
由於門窗是大開著的,所以室內光景可以看得分明,窗欞、房梁、大門,還有近門的三個長條板凳和兩把木製椅子及其他一些易燃雜器都著了火,又有夜風助力,隻見火勢熊熊、煙霧茫茫。
麵對這樣一種凶險情勢,那麵門端坐的周應天卻依舊泰然自若、悠然飲茶,那種神情好像是於潛在凶險一無所知,或者是全然不在意,壓根兒沒當一回事兒。倒是坐在周應天身旁一位素衣俊秀的年青人,急脹了麵頰,一柄寬長鋼刀緊緊攥在手中,擺出一副高度警惕,準備時刻迎敵拚命的架勢。外人看來道是謹慎,隻有年青人自己知道那是緊張。
見此番情形,外麵一幹眾人倒果真有幾分畏懼,畢竟對這青年是何來曆、武功是何種路數都一無所知,料想必是那該死的周應天請來的幫手無疑,既然是幫手,武功絕對不在周應天之下。因此也倍加警惕,絲毫不敢大意,小心提防著二人。
再者,那周應天的功夫是眾人早有耳聞的,甚至眾人中就有好幾人當年目睹過周應天的絕妙功夫,雖然沒過過招,但那震撼慘烈的場麵曆曆在目、深印腦海。當年神龍峰頂那一戰,至今想起都還心存餘悸。用青石門現任門主荀嘯林的話說,那一場打鬥是整個青石門的噩夢。
30多年前周應天已是神龍頂一頂一的功夫好手,揚名於五湖四海、南國北疆。有一年冬天,漫天的大雪罩住了神龍峰,白茫茫一片銀光世界。周應天如往日一樣,早早起來,在神龍峰頂練武強身,哪想到危險卻在一步步接近。江湖中一個叫青石門的門派早已盯上了他,覬覦上了周應天的神龍寶刀。這日青石門糾集門中高手合力圍攻神龍峰,其中最厲害的是青石門的八大堂主,個個武功卓絕。
那一戰打了兩天一夜,最終周應天因寡不敵眾、精力耗竭被青石門的車輪戰術給擊垮了,失去了一雙腿,成了殘廢,還好在最後一刻周應天果斷順勢一滾,摔下了懸崖,仗老天保佑,總算留得一條性命。
青石門一派在這一激戰中也傷亡慘重,八位堂主,頂尖好手,卻也折了七人,隻有七堂主荀嘯林一人保得性命,卻也落得個失去左眼的下場,成了獨眼龍。
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獨眼的荀嘯林卻因禍得福,神龍峰頂一戰後,不到兩個月,原已病入膏肓的青石門門主一命嗚呼,駕鶴去了西方極樂世界;而門中其他堂主皆已戰死,而其他門徒都功力尚淺、資曆不夠,那麼七堂主荀嘯林就順理成章、毫無爭議,輕輕鬆鬆做了青石門第三任門主。
新任門主荀嘯林上任後,下達的第一個門主令就是:舉全門之力追殺周應天,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才有後麵周應天逃離神龍架,浪跡江湖,隱姓埋名,靠打鐵為生,勉強能寒酸度日。周應天本想隱居在這小小積雲鎮,安穩度過餘生,不再理會江湖恩怨,熟料這恰恰隻是周的一廂情願而已,老天卻沒能給他這機會,再者仇家隻要還在一天,又豈能放過他去。
到了今日,青石門的人終究還是聞著了味兒,凶惡追殺過來,看來一場慘烈的廝殺在所難免。
“少俠,待會兒以我摔碗為號,茶碗一落地,咱們就一起殺奔出去。“周應天佯作喝茶,壓低了聲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