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問他:“最近江南大營清軍有什麼動作嗎?”
李秀成全神貫注,本是不想分散心思,但是楊越是東王眼下的紅人,他不敢怠慢。便回答說:“這幾月,他們活動頻繁,這和江北大營收複了揚州有關。”
“揚州不是瘟疫了嗎?”
李秀成點頭:“是的,楊將軍消息可真靈通,不過揚州雖然還有瘟疫,不過清妖並沒有進揚州,而是在幾十裏外紮營。這樣一來他們和江南大營就有很多連接的地方,天京被兩方合圍,清妖的膽子也大了不少,最近時不時就會發起進攻。”
“如此,天京之勢可是火燒眉毛了。”楊越感歎說,內有饑荒外有兩個大營的圍攻,碩大天京城要想處處設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李秀成卻很堅定的說:“天京南北兩麵清軍都是些烏合之眾罷了,這次楊將軍回來,定可擊潰擊潰他們。”
楊越沉默不言,他沒有否認,但是也沒有點頭。他知道,天京城內楊秀清就算已經有了三四萬太平軍可是守得依舊吃力,就是因為江北大營加上江南大營整整有六七萬清軍雲集於此,要想反攻,還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兩人說話間,吳成良已經完成了凱旋營的集結。除了步兵,炮兵營也在工兵的協助下下了船,整裝待發。
李秀成見狀不再久留,連忙招呼麾下士兵準備撤退。他扭頭對楊越說:“楊將軍最好做好進城準備?”
“嗯?”楊越一愣,進城準備做什麼?不知道他的話什麼意思。
“東王在城外等你。”李秀成道。
“啊?”
楊越聞言大驚,他是記得楊秀清說過如果西征戰場立功,他就會出城迎接他,可是卻沒想到他當真了。
不過最後轉念一想到時也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凱旋營在九江擊敗湘軍的事跡在太平軍中傳開,自然清軍也是知道的。
現在天京被包圍,凱旋營大張旗鼓的進入天京,除了鼓舞守軍外,還可以威懾那數萬清軍。
想到此處,楊越點頭道:“傳令下去!全軍五排行軍陣!”
諸位將領聞之紛紛點點頭,吳成良和石信天策馬奔至二協和三協前端,馬明龍也帶著騎兵隊威風凜凜的靠在楊越身邊,緩緩前進。
天京城下,十三道城門之中的儀鳳門外,數千太平軍已經列陣於此,而城牆上也是人影走動密切。
天京的動靜自然逃不過清軍細作的眼睛,隨著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的知曉,他們對太平軍的動作警惕起來,越來越多的細作開始密切注意太平軍動向。
楊秀清在陳承容等人的擁護下站在正中央,他回望身旁,原本他身旁的位置是留個天王洪秀全和韋昌輝的,可是他們都沒有來。
洪秀全如今基本上已是完全不理時政,他收集了上千女官在宮中,整日紙醉金迷,酒池肉林,沉寂其中。
而韋昌輝自從從揚州回來後就在楊秀清手下負責繁瑣事務,這次不知是公務繁忙還是什麼,楊秀清派過去的人也回複說,他來不及過來。
楊秀清對兩人的缺席並不以為意,現在太平天國上下乃至清廷上下都知道,楊越是他一手提拔的親信,天王和北王來不來迎接自然都是不重要的問題。
“通通通”
鼓點聲傳來,隨之一起的還有整齊的腳步聲,列隊迎接的數千將士聞之盡皆翹首以望,卻見一支軍隊從視線中緩緩走來。
五人一排的方針連綿了很長,在鼓點聲中,每個士兵都扛著火銃前進,整齊的步子如同出自一個人。
他們朝著儀鳳門行進,不管是城牆上還是城門外的目光都聚焦在其身上。但是那些士兵卻沒有一個人交頭接耳,全是目視前方,抗在肩膀上的火銃一動不動,步伐整齊,身體似乎已和富有節奏感的鼓點聲融為一體。
見此軍容,楊秀清心情大悅,扭頭對身旁的陳承容說:“你能相信嗎?就是他們殲滅了萬餘湘軍,哈哈。”
他大笑,在石達開傳回的一封封戰報上,每一次楊越的戰功都好像是在誇他楊秀清識人有道。這一次楊越擊潰湘軍的這個功勞,自然也是和他楊秀清緊緊聯係在一起的。
陳承容在他的目光下迎合地笑著:“是呀,楊將軍當為呂布子龍等悍將,得一人可抵五萬兵。”
楊秀清對他的話十分滿意,他回過頭,卻沒有看見陳承容的笑容在他的視線之外,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變得麵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