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來的時候陽光又重新出現,雨後晴空,清新的空氣中似乎都帶著一股芬芳。這安南的南方,即便是到了九月也依舊溫熱,溫度像是北方的夏一樣,可濕度卻像是陽春三月。
這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配合著如此精美清新的空氣,讓蘇白衣的身心都感覺舒坦。
早上草草的吃過飯,便帶著侯方域、郭城和幾個精壯的漢子喬裝出門,悄悄的離開了驛站。他們的人在驛站中住了一百多,平日裏少個三五基本上別人也看不出來。
今的目的是大善寺。
因為地處東南亞,地緣上和中國一樣距離印度很近,所以安南的佛教也是極度興盛。這大善寺建在富春城以南的山上,原本是個香火一般的寺院,可自從阮氏定都富春以來,這裏人流興盛,加上阮氏家族的支持,大善寺日益壯大,慢慢的成了阮主的“皇家寺院”,香火鼎盛的時候,周邊百裏的人都來上香。
蘇白衣在數人的陪同下很是順利的進入了大善寺中,而且直接和那寺裏一位法號叫做海祖的和尚牽上了線。
這海祖和尚是寺裏的管事,屬於金字塔最頂端的一群人,接受了侯方域頗為沉重的饋贈之後給他們專門安排了一個禪院休息。
“我們怎麼才能見到阮主的夫人?”蘇白衣看那海祖和尚離去之後,朝侯方域問道。
侯方域將幾人請進禪房,一邊招呼眾人坐下,一邊低聲道:“先生放心,這海祖是寺裏的領班和尚,昨日我送了一份厚禮,他答應等夫人上香完畢後,會安排咱們私下一見。”
幾人自然耐心等待,在禪房裏喝喝茶,聊聊,時間過得很快。
足足等了將近半上午,在差不多十點多鍾的時候,終於有一個沙彌領著一名身穿安南宮裝的美婦進入院,那美婦身邊除了沙彌之外,還有兩個侍女。
沙彌敲了敲禪房的門,侯方域便信步走出。
見侯方域出來,沙彌知趣的退開,院子裏隻有侯方域和那美婦,以及美婦帶來的兩個丫頭。
“你是大明的人?”美婦見了侯方域之後,開口便是流利的漢語。
侯方域早知道她是漢人,所以並不奇怪,當下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回夫人問,生確實是大明人士。”
別看他做事老道,可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那美婦見他一個孩子恭恭敬敬的行禮,倒有些忍俊不禁的道:“你見我何事?”戒心也慢慢的放了下來。
侯方域卻拱手道:“夫人莫怪,不是學生想要見你,是大明使求見夫人,還請夫人勿怪,請借一步話。”話間指了指院子裏另一個南向的院。
那美婦人皺了皺眉,思索良久才道:“既是使,也算是故國之人,那就見一見吧。”轉過身子對兩個侍女道:“你們在此等候,記住,不要讓別的人來院子裏來。”
“是,夫人!”連個丫頭齊齊躬身領命,的竟然也是漢語。
那美婦輕輕的推開禪門,裏麵蘇白衣一臉正色的走過來,恭恭敬敬的朝她行了個禮,道:“大明國使者蘇白衣,見過廣南王王妃。”
這一叫倒把美婦嚇了一跳,道:“使有禮了,妾身隻是阮福氏的妾室而已,萬萬不敢當使王妃之稱呼!”
“不然!”蘇白衣請那美婦上座,口中道:“我大明陛下已經冊封阮主為廣南王,如今聖旨就在外臣的住處,一旦阮主接旨,王妃可不就是王妃了。”
美婦被他得心裏一動,臉色微微泛紅的道:“這等事使自然上報我家主上,來找我一個婦人家,豈不是舍本逐末了麼?”
蘇白衣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話,而是笑著問道:“王妃也是大明人士?”
美婦眼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美麗的容顏微微黯淡,道:“是的,十年前家裏鬧白蓮教,我隨父親乘船出海,避難到了此處。”
“剛問王妃桑梓是?”
“妾身山東青州府人!”
“哦……”蘇白衣拱手道:“外臣乃是河南歸德府人,起來沾了些貴氣,和王妃也算是半個同鄉!”到這裏,他臉色微微一暗,低聲歎氣道:“這次外臣奉命出使廣南,本想將明皇冊封旨意傳給阮主,無奈阮主病重,久不能見,臣身係君命,故而憂心忡忡,若王妃能幫臣在阮主麵前上一兩句好話,外臣真是感激不盡。”
“使大人找錯了人了!”美婦蹙了蹙眉道:“妾身是個婦道人家,如何幹預的了國家大事,如今主上病重,大人直等他病好了不就罷了?”
蘇白衣心裏冷笑,臉色卻堆著笑容道:“外臣已經遷延日久,還望王妃務必幫忙。”又道:“王妃家鄉若有親朋,外臣定然厚報之。”
美婦睫毛顫抖,美麗的眸子一轉,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