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阮福瀾並沒有如蘇白衣想象中的再來去觀看大船,而是一去無音訊。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
數日過去了,蘇白衣的臉也越來越是陰沉。本來想著拿出“廣南王”誘惑阮氏,可這阮氏也不是傻瓜,大家都是人,誰也不比誰聰明多少,人家就是不上鉤。
若是這趟白跑了的話,那可真的是不妙了。
如今的安南也好,阮氏也罷,在整個中南半島都是數一數二的勢力,如果不能與他們達成協議,這靠外來糧食輸送陝西救人的計劃就會破產一半。
其他諸如占婆、真臘、金邊等國,雖然也是處在熱帶地區,其稻米一年三熟也沒有問題,可這些地方遠在化外,並沒有被中華文明所波及,所以對中國的認可程度不高。這是一方麵。
另外,由於文化落後,造成了生產力也落後,除了緬甸的東籲王朝稍微差強人意之外,其餘的幾個地方基本上就是化外之地,有地但是沒開發,或者開發了卻種植不夠,反正糧食產量也極其一般。
若是有足夠的時間運營,花個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將這幾個國家揉捏起來逼他們重視農業或許還有一些希望,可問題是,蘇白衣沒時間等啊。
在這種焦躁的等待中,出去打探消息的侯方域終於回來了。
“怎麼樣?”蘇白衣將侯方域喊到自己的臨時書房中,關起門來問道:“可打聽到了有關鄭氏使者的消息。”
“打聽到了!”侯方域坐下來後,臉色有些鄭重的道:“先生,朝宗聽到了兩個消息,對咱們可是萬般的不利。”
“嗯!”蘇白衣眼睛微微一眯,手中的茶壺高高舉起,壺嘴傾斜,一縷淡青色的茶水便順著壺嘴留了出來,懸如絲線,穩穩的注入了茶杯中,絲毫不亂。茶水倒完,蘇白衣親自推到侯方域的麵前:“先喝水,慢慢。”
侯方域誠恐誠惶的站起來,道:“先生折煞學生了。”
“坐,如今不是講究這些虛禮的時候!”
侯方域複又坐下,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了兩口以示恭敬,然後開口道:“鄭氏的使者確實到了,不,準確的應該是黎朝的使者,據他們給這阮主封了國公,兩家罷兵言和,約定共同出兵剿滅北麵的莫氏。”
蘇白衣眼神一冷,道:“果然如此!”
“是的,先生!”侯方域又繼續道:“這阮福氏的好聽點是雄踞江南,可的不好聽點,是被動挨打。他們的實力其實並不大,常備軍隊僅有二萬人,不過是靠了靈江險之利,加上城頭火炮林立,水上又有一隻強大的水師拱衛,這才能勉強抵禦鄭氏的攻勢。
而此次鄭阮之爭已經進行了五年有餘,阮福氏外強中幹,其實早就不想打了。如今黎皇給了他一個借坡下驢的機會,他自然會欣然應允。可不知怎的,或許是因為咱們大明使者到來的原因,這阮福源竟猶豫了起來,至今未給黎皇使者正麵的答複。”
“不是因為咱們!”蘇白衣長身而起站起來,背著手踱步到書房的正中央,臉麵微抬看著前方,眼中閃過一絲焦灼:“那是因為他還沒想好,要不要出兵高平。”完,一轉身看著侯方域道:“咱們不能再等了,等的越久,就越容易橫生枝節。這鄭氏使者所居住的驛站可打聽清楚了?”
“打聽清楚了!”侯方域道:“那阮主怕咱們兩家相見,所以將咱們安置在了這城東驛站,他們卻在城北的一處客棧裏。”到這裏,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急忙問道:“先生難道是要……”
蘇白衣點點頭,冷笑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侯方域心中一動。
蘇白衣擺了擺手道:“此乃迫不得已之法,你不是還有一個消息麼,是什麼?”
侯方域拱手道:“學生打聽到,這阮福源傾向於接受黎皇冊封,這休養生息恢複元氣固然是一方麵,可他也不是傻子,豈能讓鄭氏騰出手來去攻打莫氏,從而變向的讓自己的敵人強大?他也是另有所圖。”
“你!”蘇白衣複又坐在座位上,端起茶微微的品了起來。
“據學生探知,這安南之南尚有兩個膏腴之國,和安南緊挨著的一個叫做占婆,其土可比我大明半個南直隸大,卻土地肥沃,民眾豐實,可惜乃國不事生產,其軍備亦頗柔弱;再往南一個叫做真臘,這個國和占婆大相當,同樣是土地肥沃物阜民豐,可軍力比占婆更為不堪,其國都高棉僅有千餘人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