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萬人,分成了七個兩萬人隊伍,還剩一萬人。
這一萬人自然要運用到鐵路上,可是蘇白衣卻沒有著急將他們立即派駐過去,因為這一萬人,他有大用途。
別的鐵路大隊都是隨機選派,可這一萬人卻不同,他們是蘇白衣從十五萬人中特意挑選出來的精英,而且以後,這些人作為工程先鋒也是他重點培育的對象。
這一萬人,識字的有一千三,其餘要嘛是年輕精壯,要嘛是為人激靈,透著一股伶俐勁兒。這也是一個大隊,叫做鐵路橋隧隊,是專門負責修築橋梁和隧道的隊伍,大隊長是符林。
隴海鐵路從東到西共計一千公裏,雖然是靠著黃河而行,和黃河、長江、淮河等這些著名的大河沒有交集,可很多不知名的河流卻無法避免,整個鐵路線上,共計有四十多坐型的橋梁。
這些橋梁長的一百多米,短的四五十米。若是依照明朝現在的造橋技術,隻有兩個法子:要嘛用木頭,要嘛用石頭。
用木頭自然是建造木橋,用石頭一般來就是砌築石拱橋了。可這兩種橋中的無論哪一種,都無法承受鐵路本身還有火車的重量,所以都不可取。
那麼剩下的就隻有鋼筋混凝土橋這一條途徑了。
至於隧道,本條鐵路穿越了太行山南麓,又在嵩山餘脈繞行,終究有那麼幾處地方無法繞過去,隻能選擇修築隧道。
隴海鐵路上的幾條隧道都不算很長,三四百米左右。
無論橋梁還是隧道,在這個時代都是高科技了,一般的人做不了,所以蘇白衣隻能成立一個橋隧大隊,讓符林負責整條鐵路上的橋梁和隧道的建設。
當然了,一萬人是不夠的,這一萬人隻是先期,以後肯定還要招人的。至於技術,符林已經經受了蘇白衣全方位無死角的書麵培訓,缺少的隻是實踐而已。
蘇白衣在係統中購買了大量的鋼筋和混凝土放在河邊倉庫,這些東西是修築橋梁隧道的基本大宗材料,所以接下來,便是讓符林帶著人去實踐了,一旦掌握了成熟的技術,一萬人瞬間就能分成幾個熟練隊,齊頭並進的話,四十多個橋梁幹起來也很快的。
“要多看,多學習,多琢磨!”蘇白衣拍著一大車圖紙,對符林道:“這造橋的技術雖然不難,可難得是現場施工的組織和協調,你務必專人盯防,無論拌和混凝土、製作鋼筋都不能有絲毫馬虎。工人或許會因為想偷懶而打馬虎眼,可你不能打馬虎眼,所有種種,務必按部就班,按照圖示的尺寸和位置,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偏差。這一萬人給你,先從咱們歸德府的橋開始,等熟練了以後,再去分散施工。”
“是,先生!”符林一臉恭敬,朝蘇白衣深深一揖。
蘇白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看著符林帶著一萬人遠去,蘇白衣升起一個奇妙的想法,如果符林真的能帶起一個修建橋梁隧道的隊伍,那幹脆讓他成立一個橋隧公司算了。
這種想法並非方夜譚,當初修築武漢長江大橋的時候,蘇聯專家一走,帝國參與修建的人就地成立了一個公司,便是大橋局的前身。
……
送走了符林,侯方域又來了。
不但是侯方域,還有顧忠、徐霞客還有擼海。
四人曾經在春的時候去了一趟安南東京(河內),拜會安南權臣清河王鄭莊並提出貿易需求,可鄭莊以大明自顧不暇和支持叛臣莫氏為由拒絕見麵,更是拒絕了貿易請求。更過分的是,在侯方域率領船隊離開之後,這貨還敢派人到海上劫掠。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沒有張屠夫我還能吃帶毛豬?
要購買糧食,要種植橡膠樹,你鄭主是可以,可除了你鄭主之外,咱們不是沒有別的合作對象。
於是,讓侯方域四人休整了幾日之後,蘇白衣便再次派他們踏上了征程。這次的目標還是安南,不過卻不是鄭主黎朝所在的東京,而是靈江以南阮主所在的廣南。
侯方域去了廣南之後,不但與去東京的待遇壤之別,受到了阮福源的親自接見,而且阮福源還當即答應與大明貿易諸事,來的時候出城相送十餘裏,饋贈了一船禮物。
侯方域高高興興的率領船隊回家,哪裏想到等到了歸德府門口的時候,突然聽賊軍圍了城,弄得他也不敢將船開到歸德府來,便在徐州附近停下,同時暗中打探商丘城的消息。如今聽先生已經平定了羅汝才,自然率隊趕快回家。
“朝宗、老顧,快快,進來話!”蘇白衣將幾人請到辦公室,又命人倒上了茶水,幾人一起行禮後便坐了下來。
侯方域的個子長高了不少,臉也變黑了,不過那一雙眼卻也更加靈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