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五手齊下(1 / 2)

“有法子?”崇禎深吸一口氣直了直身子,本來蒼白的臉上忽然冒出紅色來,表情像是掉進河裏的人終於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般。

看著他臉上不自然的潮紅,蘇白衣道:“都是臣的錯,驚嚇到了陛下。”

“無妨!”

崇禎好似打了雞血一樣全身都充滿了力量,從位子上站起來走下台階,就這麼直立立的站在蘇白衣的桌子前,“你若有法子解決川陝之患,朕,朕……”稍一思索:“公候皆無不可,朕許爾與國同休!”

蘇白衣一震,這種榮耀即便是從二十一世穿越來的他也有些不受誘惑。深深的咽了一口口水,想了一下,生生忍住誘惑道:“臣的這個法子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卻很難。”

“你但無妨,隻要能解川陝之患,朕傾力也要做到。”

“是!”

皇帝站在麵前,蘇白衣自然不敢就這麼一直坐下去,也同樣站了起來,緩緩的道:“臣的這個法子,也隻能治標不能治本,無非是讓川陝之地的民眾活下去,挨過這十年的時間,等十年之後災稍緩,那個時候才能真正的恢複國之元氣。”

“先生稍等!”

崇禎看兩個人隔著一張桌子就這麼站著話確實不像個樣子,便對外麵喊道:“大伴,再給朕加個鋪墊來!”

王承恩以最快的速度抱著個和蘇白衣足下那鋪墊一模一樣的過來,然後按照皇帝的指示,略有詫異的看了一眼蘇白衣,將鋪墊放在了桌子的另麵。

崇禎席地而坐,一伸手也讓蘇白衣坐下,又對王承恩道:“你且出去,朕要和蘇先生暢談。”

“遵旨!”王承恩躬身拱手,然後倒退著出門,又將大門嚴絲合縫的合上。

“先生請繼續!”崇禎一臉的興奮,喝了一口茶就有些迫不及待。

蘇白衣輕輕點頭,看來不管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在二十歲的年齡段,身上還保留著不少青少年時期的性格。

“臣鬥膽問陛下一句!”

“哎……”崇禎很大度的又一擺手:“汝非朕之臣子,今時今日朕和你,就當是朋友之間的敘舊,你可暢所欲談,無論何事,朕皆既往不咎!”

“好!”蘇白衣也不矯情:“那臣問陛下,川陝賊人難以清剿,甚至越清剿越多,根本上是什麼原因?”

“大旱!”崇禎不假思索的回答。

蘇白衣搖頭,“那隻是誘因,咱們今日不虛的,當直麵症結。臣以為,症結所在是缺糧!隻要有糧食,隻要能活命,臣相信百姓不會願意做賊的!”

崇禎沉默了一會,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然則如何?”

賊軍暴動都知道是沒有糧食,可是卻沒有解決的法子啊,朝廷也沒辦法。

“那就給他們糧食,讓百姓不至於餓死!”蘇白衣微微笑。

朱由檢的臉色卻忽悠一沉。

給糧食!

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早就想到了。

不但想到了,而且還去做了。

崇禎三年的時候兵部右侍郎楊鶴就主張安撫之策,帶著十萬兩內帑和藩王們“辛辛苦苦”湊出來的五萬兩白銀,兼數十萬石糧食趕赴陝西安撫民眾。

確實,一旦糧食到了,賊兵馬上就變成了順民。

可杯水車薪啊,楊鶴帶去的糧食一旦耗盡,民眾肚子餓了之後就再次揭竿而起,成了賊兵,陝西局勢頓如水火。

如今楊鶴還在刑部關著,陝西的問題非但沒解決卻更甚以前。

所以,蘇白衣鼓吹安撫的時候,崇禎就有些動搖了。

他甚至認為蘇白衣故作驚人之語。

“先生可能不知道,朝廷安撫陝西也有些日子了,並不見成效!”這句話的很淡,態度也沒有之前那麼熱絡了。

蘇白衣不以為意,笑了笑道:“楊鶴的想法其實不錯,隻是他的法子卻不對。”

“如何不對?”

“他的做法不對。臣是數術之人,所以從算術的角度來看問題;首先關中之地的糧食總量庫存是不會變化的,楊大人帶著銀子去陝西安撫,其實無非是買了東家的糧食去給西家,買了南家的糧食去安撫北家,豈不知整個陝西糧食缺口巨大且糧價奇貴無比,如此倒來賣去,白白耗費朝廷錢,怎的會有效果?”

崇禎道:“那若是讓先生去安撫川陝,你又會如何做?”

蘇白衣拱手,喝了一口水道:“回陛下問,若是要遏製住川陝的局勢,單靠川陝二省是於事無補的,必須調動起全國的力量。至少要從五個方麵入手,臣稱之為五手齊下之法。”

一聽就是大手筆大布局,崇禎不由得來了精神,瞪大眼睛問道:“什麼是五手齊下之法,先生為朕詳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