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提前上任(1 / 2)

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正式走馬上任了。

劉一鳴是國慶假期的第一天就趕到清溪鎮的,他把能找到的有關清溪鎮的資料一股腦的都帶過來了。

和發小們聚會完,心中陰霾驅散了不少,想著假期的無聊,孤家寡人的呆在縣委大院也沒啥意思,不如早點過來熟悉一下再說吧,既來之則安之。

清溪鎮很小,兩條直街一新一舊,形成一個不規則的丁字形,沿著梁溪河和盧灣河蜿蜒著向遠處的龍柱山延伸過去,舊街在鎮子的東邊,不寬的街道兩邊,木質的板房或二層的木樓,沿著青石街道鱗次櫛比的一家挨著一家,少許幾家賣日用雜貨的鋪子也是人氣寥落,坐著幾個中年婦女一邊納著鞋底,一邊嘮著家常,舊街的盡頭在東邊緊靠龍柱山山腳處的古溪碼頭那戛然而止。

古溪碼頭想來是廢棄已久了,幾處殘垣斷壁在微微的秋風中,歎不盡的歲月滄桑,沿著鎮子上的青石條磚鋪砌的石級而下,野草萋萋,灌木橫生,沒入水中的條石早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被經年累月的青苔覆蓋著,隻有岸邊一塊模糊的石碑,倒在草叢中,石碑上依稀可見“古溪”的字痕,在幽幽的荒涼中倔強的證明著曆史的榮光,正的是印證了“悠悠萬事東流水,憑吊徒令存者傷”啊。

新街在鎮子的西邊,比老街長,路麵是水泥的,隻是坑坑窪窪,像癩子的頭似的。街道兩邊一色的兩層磚石樓房,有的外牆還露著紅色磚石的本色,街上也明顯熱鬧多了,兩邊餐館,旅店,小菜場,小商店一家緊鄰一家,靠近國道的地方,還開著兩家發廊,百來米距離開外便是清溪鎮派出所的兩層辦公樓。

鎮上有兩座橋,一座古老的梁溪橋,從舊街跨梁溪河的,連接古溪碼頭和河對岸的一些村落。一座新河橋,連接國道,柏油路麵的國道沿著新河橋跨過盧灣河伸展向遠方。

遠處的山叫龍柱山,山勢起伏,綿延不絕,從國道上有一條支路可到達龍柱山山腳,四、五裏路的樣子。

清溪鎮的鎮委會就在新街離國道不遠的地方,是鎮上最豪華的建築,三層高的辦公樓被一圈圍牆圍著,裏麵空曠曠的一個大院子,地麵和新街一樣,也是坑坑窪窪。

國慶放假的關係,鎮上所有的政府機關都停止辦公了,好在鎮委會看門的門房老楊頭鰥老一個,他也沒地兒去,一年四季倒是堅守本職工作,以鎮委會為家,這為劉一鳴省了不少麻煩。

此刻的劉一鳴坐在龍柱山山腰的一座水庫的大壩上,手上拿著鉛筆和一疊紙,正在快速的描繪著眼前的美景。幾天來,粗淺的一些了解,讓他對清溪鎮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未來的五年,自己將與這片山水徹徹底底的捆綁在一起了。

望著煙波浩渺的湖麵,劉一鳴不由得暗自驚歎,這片湖怕有幾千上萬畝的麵積吧,一眼望去,遙遙直到天際,微風吹來,一簇簇的浪花互相擁抱著,歡快的漣漪一層層擴散開去。淡淡的水霧氣息撲麵而來,讓人頓時精神清爽。

這座水庫叫龍山水庫,修建的年代有些久遠,被水庫圍起來的湖叫落雁湖,很有詩意的名字,清溪鎮的清溪誌裏曾有詩讚歎落雁湖的浩渺美景:

“碧波萬頃浪,煙雨兩茫茫。”

“漁舟向晚歸,清歌唱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