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光緒十七年,距離光緒年間重演的一次剪辮子傳言又過了十幾年,新的恐慌在中國腹地滋生蔓延。
《天津條約》開放基督教傳教之後,自康熙時代禮法之爭起禁絕傳教士活動的政策被迫廢除,大量傳教士湧入中國內地,建設教堂,收攏教民。
而對於中國士紳百姓來說,口岸開放、洋貨湧入使得眾多小手工業破產,桑蠶、桐油等農產也不得不依附外國商會。一切苦難的根源自然而然被推到非我族類的外來者身上。
與基督教的文化隔膜,也讓封閉一輩子的中國平民滿腹狐疑。出生受洗、男女混雜做禮拜,在讓中國人感到不解的同時,產生不安的聯想。到1891年,這種麵對外來者的仇恨和不安終於爆發出來。
早在半個世紀前,魏源的《海國圖誌》中就寫下了匪夷所思的一筆:“聞夷市中國鉛百斤可煎文銀八兩,其餘九十二斤仍可賣還原價。惟其銀必以華人睛點之乃可用。而西洋人之睛不濟事也。”
開眼看世界的人尚且如此,遑論普通士紳百姓。長沙、揚州等地的市民和農民,開始頻繁地在牆上看到匿名的揭帖,指控傳教士“害死小孩,挖取眼睛”。
人們相信,這些傳教士來中國,拉攏教民,去拐騙良家小兒挖眼睛做藥,或者用來煉金銀。
“各省鬧教之由,實由匿名揭帖最為禍首,挖眼殘害諸事,有圖有歌,謠傳一播,愚民竟謂目前真有是事,有觸即發。”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說。
恐慌最終訴諸暴力。長江沿岸,從內地的湖南、湖北,到江蘇,被恐懼和憤怒蠱惑的人們砸開教堂,縱火焚燒,成為轟動一時的“長江教案”。
雖然不久教案就在地方政府的幹預下漸漸平息,然而這種在變動之世的恐慌並未結束,在十年後,它以更加暴戾的形式爆發出來。
1950年:割蛋、毛人水鬼與原子彈
到1950年代初,又一場跟外國人有關的謠言恐慌在華北和華東地區散播開來,涉及人口數千萬。
1950年4月,綏遠桃林縣的居民,開始聽到一些隱隱綽綽的傳言:“蘇聯要造原子彈,原料是男人的睾丸、女人的乳房和子宮、小孩的腸子。政府答應供給蘇聯,於是派便衣部隊到全國各地割這些東西送給蘇聯。割蛋的人化裝成和尚、道士、商人、農夫,他們都經過專門訓練,能飛簷走壁,白天偵查,晚上動手。”
這一年春夏之交,華北地區因此不得安寧。村莊裏的男丁在夜裏站崗,村民結伴而眠,出門結伴而行,不敢下地幹活。一有風吹草動,就數村驚擾。由於謠傳割蛋的人是政府派來,交給公安局也沒用,一些無辜者在被認為是割蛋人之後,遭毆打致死。
而差不多同時,在華東,類似的謠言也在製造著恐慌。謠言的主角是渾身長毛的水鬼,他們同樣要挖走人身上的器官,提供給蘇聯製造原子彈。安徽無為縣,因為傳聞毛人變成鄉幹部,數千人衝擊鄉政府,捉拿毛人。
1950年前後,土地改革正在推進,朝鮮戰爭又迫在眉睫。農村以前經曆過的變動、鬥爭,以及遙遠的戰爭恐懼,在人們心頭壓下一片陰影,經不起輕輕的撩撥。
農村低下的教育水平,為這幾場大恐慌提供了最好的土壤。無論是華北還是華東,當時的文盲在成年人中都占了絕大多數。對於不識字的農民,他們不能理解什麼是原子彈,自然而然地把它與本土的民間迷信聯係起來,而且毫無例外地指向了生殖器。
孔飛力在研究清代中國江南那場叫魂恐慌時寫道:“沒有什麼能夠佇立其間,以阻擋這種瘋狂。”人們沒有可靠的社會組織可以信任,可提供安全的保障。在莫可名狀的恐慌麵前,唯一能夠依仗的隻有自己,隻有真實抓在手裏的東西,無論它是大米、食鹽還是符咒。
(資料來源:《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看曆史》2010年8月刊《小道消息:影響中國的謠言》;《先鋒國家曆史》2008年2月刊《1950,割蛋與毛人水怪謠言席卷千萬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