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施援手三招製惡,談時局一夜驚魂(六)(1 / 3)

辣手製惡

“漁仲兄,現時會作詩的女子中,這黃皆令——閣下以為如何?”錢謙益把玩著手中的一把詩扇,微笑著問,同時,漫不經心地朝正聚在碼頭上等候的那群債主瞥上一眼。

這是他在赴虎丘途中,偶然碰上董小宛被劫持之後第九天的上午。由於柳如是的再三要求和督促,錢謙益終於接受了何雲的建議,決定插手過問冒襄和董小宛的事。他們找到劉履丁,問明情況之後,已於昨天派人通知債主方麵,讓他們立即把董小宛送來。今天一早,錢謙益就約齊劉履丁,還有一班門客,分乘三隻大船,浩浩蕩蕩來到了半塘董小宛的家門外,在碼頭上停泊下來,隻等董小宛一送到,就開始處理債務。

“啊,秀水黃氏二女,皆德、皆令俱有才名。書、畫且不論,這詩畢竟是好的。”劉履丁回答,同時瞧了瞧錢謙益。他顯然有點不解:岸上的債主們紛紛雲集,一場大爭執已經迫在眉睫,怎麼這位錢牧老還有閑心談詩論文!劉履丁吃過債主們的苦頭,知道這夥地頭蛇的厲害。九天前,談判決裂之後,他也曾想過回如皋去向冒襄求援,但一來當初自己誇下了海口,有些不好意思;二來也有點不甘心就此認輸。加上考慮到一來一往,費時太久,所以才決定留下來,就地想辦法。此後一連許多天,他四處奔走請托,哪知一聽說是這麼一件事,誰都搖頭擺手,表示難軋得很,惹不起。劉履丁這才著急起來,頗悔當初自己過於孟浪。正在彷徨無計,忽然聽說錢謙益願意出麵承擔,幹預這件事,劉履丁真是喜出望外。他知道錢謙益久住家鄉,名高望重,同各方麵都有聯係,在這一帶很有勢力。他肯出麵,局麵自然大不相同。不過,劉履丁仍然擔心,事情未必就能順利解決。事實上,他本人也並非那種無能之輩,在鬱林知州任上時,素有精明幹練之稱;可是碰上眼前這夥人多勢眾的地頭蛇,竟然處處形格勢禁,施展不開。這些人,不少都是慣打官司的老手,不隻不怕見官,而且還能言善辯。上一次,劉履丁就領教過一個姓郝的訟師,那條三寸不爛之舌,真是波瀾翻飛,能把死的說活,活的說死。劉履丁口才本來不錯,也被他弄得張口結舌,窮於應付。所以這一次錢謙益到底能有多大把握,劉履丁始終暗暗懸著一份心。此刻見他臨陣之際,仍舊興致勃勃地談詩論文,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劉履丁的疑慮就更重了。

“那麼漁仲兄以為,這皆德、皆令兩姐妹,是姐勝於妹呢,抑或妹勝於姐?”錢謙益接著又問。

劉履丁怔了一下,老實地回答:“皆德自嫁貴陽朱太守之後,深自韜晦,其詩遂少流傳於世;而皆令身為楊氏之婦,仍時時乘輿四出,奔走於權勢之門,名聲亦因之而大噪。不過以晚生愚見,皆令未免有風塵之態,不若皆德冰雪聰明也!”

錢謙益瞧著手中的詩扇,微笑地聽著,沒有立即接口。過了一會,他才把詩扇遞給劉履丁,說:“你瞧瞧,這也是皆令的詩,可有風塵之態?”

等劉履丁把扇子接過去,他就仰起頭,捋著胡子,津津有味地吟誦起來:“‘燈明惟我影,林寒鳥稀鳴。窗中人息機,風雪初有聲……’這種詩,其聲淒清,其韻寂寥,有如霜林落葉,午夜梵鍾,何嚐有半點風塵之態!賤內河東君曾說:‘皆令之詩近於僧。’可謂確評!至於姚叔祥之輩,集古今名媛淑女,比擬皆令,全不識其神情氣理,安可謂知詩,又安可謂知皆令!”說到這裏,他瞧了瞧劉履丁,見對方低著頭不吱聲,錢謙益意識到自己隻顧說得痛快,對劉履丁卻未免有點不客氣,就閉嘴不說了。

劉履丁這時也意識到過於認真會有損彼此合作的氣氛,為著掩飾這種尷尬的場麵,他笑了一下,接著對方的話茬兒說:“能詩會文之女子,雖說曆代都有,唯是數量之多,卻無過於本朝。尤其近數十年間,名門淑女不必論,便是青樓脂粉、商婦貧婆,竟然也擁鼻咿唔,講什麼‘蜂腰’‘鶴膝’、平仄、拗救,而且頗不乏出類拔萃之輩,這也可算是一大異事了!”

錢謙益點點頭:“這也皆因本朝文運昌明盛極之故。所以許多聰明尤物,便乘時而生。也不必遠說,譬如辟疆兄的這位未來如君,便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奇女子哩!”

劉履丁正為今天這事擔憂,見對方提起董小宛,便連忙接口說:“不錯,否則,以辟疆那心高氣傲的性兒,又豈會輕易許諾於她?隻是,那幫債主著實貪婪險狠,簡直可惡之極,隻怕未必便肯輕易就範。”

錢謙益搖搖頭,不在意地說:“兄台盡管放心,此事包在學生身上。辟疆兄是我平日極愛重的一個人,論才華學問,當今世上能與他頡頏的,也就是那麼屈指可數的三數子而已!所以,學生這次不隻必定要為他玉成此事,而且,到時還要在虎丘大排宴席,遍邀四方名士,為小宛把盞餞行哩!”

“啊,勞煩牧老如此費心,何以克當!晚生先此代辟疆向牧老謝過了!”喜出望外的劉履丁連忙站起來,拱著手說。

錢謙益微微一笑:“區區微勞,何足掛齒?到時漁仲兄若是也去如皋,學生倒想煩你代我向辟疆兄致意哩!”

“這個自然,一定轉達!”

這之後,劉履丁重新坐下來,兩人又談了些其他的事。終於,船身微微晃動了一下,隻見顧苓興衝衝地走進艙來說:

“牧老,宛娘的船到了!”

錢謙益“噢”了一聲,回頭朝劉履丁做了個謙讓的手勢,說:“請!”

於是兩人站起來,走出艙門。

這時,岸上聚的人更多了,少說也有三五百,其中一部分是債主,以及他們的仆從打手之類,也有不少是趕來瞧熱鬧的人。看見錢謙益和劉履丁出現在船頭上,本來正東一群西一夥湊在一塊鬧鬧嚷嚷、指指點點的人們頓時靜了下來,一齊回過頭來,伸長脖子朝這邊觀望。

劉履丁到底放心不下,迫不及待地用眼睛尋找著。他發現載著董小宛的那隻小快船已經靠了岸,卻泊得很遠,離自己這隻船最少也有三四丈。兩個仆婦模樣的女人正在攙扶著董小宛下船,岸邊還有五六個壯漢各執棍棒準備著。等董小宛一踏上碼頭,他們就立即把她嚴密護衛起來,完全是一派如臨大敵的架勢。顯然,如果債主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隨時隨地都會把董小宛重新劫走。

這時,錢謙益也已看清了形勢,卻不動聲色,隻是側過頭,向身邊的顧苓低聲問:“嗯,都準備好了麼?”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就點點頭,對劉履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