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劉裕:
劉裕,是南朝(宋、齊、梁、陳)之宋的開國皇帝。
應該說,劉裕從行軍打仗到治理國家,不管哪方麵的能力,都要比東晉末的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強。尤其是司馬德宗,話都說不清,也不能自理,用現在的說法是屬於弱智。說到這裏插一句題外話,這司馬氏也真是有意思,西晉的第二個皇帝和東晉的倒數第二個皇帝,也就是晉朝司馬氏的開頭第二個皇帝和末尾倒數第二個皇帝,都是弱智癡呆。偏是這種癡呆皇帝,竟然在位時間還不短:晉惠帝在位三十多年,晉安帝在位二十多年,這晉朝也真是奇了怪了!
劉裕的皇位,是晉朝最後一位隻坐了一年多時間帝位的皇帝——司馬德文禪讓給他的,其實也是劉裕逼迫司馬德文禪讓的。客觀地說,劉裕是個有能耐的人,南征北戰,收服南燕……,作為一個皇帝,他也做了一些實事,自己也比較簡樸。但在文學作品的劇本中,為了劇情的需要,劉裕隻能作為反麵角色出現,他這個所謂禪讓來的帝位,怎麼說也多少有點“竊國”的意思。
弱智的司馬德宗,在劇中可不能讓他那副癡呆樣,但傀儡皇帝他是當定的了。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後叫王神愛,是王獻之的女兒,王羲之的孫女。可惜,她這皇後當得實在太窩心!王皇後29歲就去世了,生前沒留下一男半女,這點我在第二集中借何貴妃之口提到過。
晉安帝司馬德宗沒有子嗣,有野史記載:大將軍劉裕早已實攬皇權,他也早就在窺視帝位,所以,劉裕收買禦醫,發現後妃身懷有孕,就暗中下藥使其流產。
那麼,劇中何貴妃逃過他的暗算,還生下了個皇子,劉裕當然大為惱火,他當然要除掉這個他奪位的大障礙。於是就出現了劉裕設陰謀讓剛出生的小太子獻身佛門,這個劇情也就合情合理了。而小太子司馬遠,也就變成了小和尚慧深。這個慧深,就是我劇中的男一號。
慧深,由於他的特殊身份,瓦棺寺慧基方丈對他進行了特殊的培養和教育,讓他釋、儒、道、諸子百家兼學,並練學十八般武藝、各種功夫。同時,慧深還得到了一個極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天文學家何承天。後來,慧深終於成為一個文武德全才的高僧。
而何承天在晚年又帶出了一個得意學子——祖衝之。也就是說,慧深和祖衝之都是何承天的學生,慧深和祖衝之成了換心的忘年好友,他們的真摯友情隨著劇情的發展而徐徐展現。祖衝之與慧深之間的情誼的感人之深,絕不亞於愛情的感人程度。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慧深這樣的精英人物,他和祖衝之、範縝、陶弘景、謝太君(謝玄之後)等精英人物成為生死之交,這一切,自然也都合情合理了。
《東遊記》一開頭,寫我國石油勘探技術考察團的司馬義團長,在墨西哥彎考察時,見到一塊從海底打撈上來的大石碑,根據這石碑的碑文內容,司馬義回國後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引出了全劇的故事。
第一部《亂世精英》,從開頭的倒敘,寫到慧深70歲,正式東行遠航。
我的劇本中,有不少情節是以曆史事件為背景的,凡涉及到曆史事件的,我盡量靠近曆史史實。
隻是,劇本是演義故事的,一些曆史人物的塑造,也需要根據劇情的發展進行藝術虛構和變動。例如:範縝,著《神滅論》,與眾僧侶名士進行辯論……,在曆史上,很多事情發生在建康(南京)。但在劇中為了劇情的需要,讓一些事情的發生地移到了荊州。
再例如:劉裕,劉裕其人,在別的作品中的文學形象,是以英雄麵目出現的。有朋友說,黃易《邊荒傳說》中,劉裕就是個大英雄。我上麵已經說過,這個人物在我的劇中,沒有以正麵人物的麵目出現,從某個角度說,他多少有點“竊國”的意思。
人物的文學形象,往往是根據整個作品的情節需要而寫。比如,以前戲文中的曹操,絕對就是白臉奸臣,但現在的《曹操與楊修》,曹操其人性就是很豐富的了,我們就不能以“奸臣”二字論之。如此等等。
劇本《亂世精英》中的這些傳奇性的人物,至今鮮為人知,但他們所演義的故事不僅精彩曲折感人,有極大可看性,而且內涵極為豐富。這是一部動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向上、耐人尋味的主旋律作品。
我歡迎各位史學高人,各位前輩、朋友們批評、指教。我希望我的劇本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歡。謝謝大家!(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