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狼圖騰》

萬花紛呈

作者:王凱

我是個好讀書之人,對書可謂情有獨鍾,我把書分為極品、精品、上品和次品。現在圖書的發行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寫書、出書好像已變得非常簡單,隨便一個什麼人,隻要沾點名氣,就可以一覺醒來故做很深沉的樣子對媒體說:我要寫本書。也不管不顧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多高,閱曆學識有多深,生活積累有多少,就開始所謂的“濃縮人生精華”的創作曆程。也正因為如此,書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價錢越來越高,包裝越來越精美,可內容卻越來越低俗,值得一讀的精品書越來越少,這讓愛書、讀書、好書之人多少有點失望。也許是因為好奇心極重的原故,我什麼書都喜歡看,上至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悲殘世界》,下至有爭議的美女作家們寫的《寶貝》、《烏鴉》、《床的故事》等,都在我閱讀範圍之內,工作之餘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讀書。

看到這本書《狼圖騰》純屬偶然。一次在去北京的火車上,朋友怕我悶就遞給我一本書看,說是消遣。可一看到封麵上印著的那對閃著綠光的眼睛時又多少有些失望,因為我一直對狼沒有什麼好感。從小聽過很多關於大灰狼的故事。狼在我的心目中陰險、狡詐、狠毒。類似的詞語用在狼的身上我覺得都不過分。可看完第一

頁我就被它迷住了,從開始讀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下車就沒有再放下,讀書的姿勢變換了很多次,可書始終沒有離手,直到快下車,才戀戀不舍地還給書的主人。

是《狼圖騰》改變了我三十多年來對狼的認識,讓我的心靈一次次震撼、一次次感動、一次次捫心自問,讓我開始對狼產生了敬畏和崇拜,也是這本書讓我思想中的各種雜念悄然自滅。

看完這本書後,我最深的感悟就是原來那些對狼的印象和評價有些太偏激,我隻看到了狼的缺點,而忽視了狼身上眾多的優點。就如同我們人類一樣,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這些年來我一直對狼有著不公平的評價,隻看到它凶殘的一麵,而淡漠了他對草原保護、對人類的生存做出的巨大貢獻。如果草原上沒有了狼,那麼黃羊、田鼠、野兔等就會泛濫成災,就會大量啃食草場,尤其是黃羊最愛吃草的根部,極易造成大量草場荒蕪。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生存的家園,沒有了草原,沒有了草場,蒙古族人也就失去了放馬奔騰的環境。因此草原上不能沒有狼,它們是草原生物鏈中最重要的一環。

狼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它們會巧妙地運用天氣、地勢、環境等外在的有利因素來進行捕獵和圍獵,當看到它們利用草原上罕見的惡劣天氣“白毛風”、將一百多匹優質良種馬全部都趕入沼澤地中,我的心震撼了,為這一百多匹優質良種馬全軍覆沒而痛惜之時,更多的是感歎和折服草原狼的聰明才智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狼屬於群居動物,每一支狼群的組成多者三四十隻,少者十多隻,頭狼是狼群中的最高“首領”,可謂一言九鼎。它們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頭狼都要進行明確細致的分工。有時為了能捕捉到獵物,它們可以觀察、跟蹤、蹲守很長時間直到時機成熟之時才猛然出擊。這使我不禁想起我們人類的很多戰略戰術是不也是從狼那兒學來的,因為狼畢竟比我們人類更早的來到這個地球。然而,狼麵對人類的殘殺便是手足無措,麵對獵槍它們無任何回擊之力。我們人類也正是用這種高科技、現代化的設備對狼實施大規模的捕殺,從而使狼的數量急劇減少,幾乎快從我們的視野和記憶中消失了,我真不知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退步。麵對人類的獵槍狼隻有逃生,可有時為了保全群體的力量它們就以自己的生命來與人類抗衡。這個故事曾讓我淚流滿麵,也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思索:一群獵人發現了一群狼,就準備全部捕殺,因為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拿著殺傷力極強的獵槍,他們完全相信眼前的這一群難逃他們的手掌心。狼群在前麵跑,獵人們騎著馬在後麵追,獵人們判斷這群狼跑不遠,因為在狼群中有十多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狼,距離越來越近,正當他們準備舉槍射擊之時,突然狼群中的幾隻公狼停止了逃跑,並排站立著與獵人們對峙,奔跑的馬隊也被突如其來的陣勢嚇了一跳,立刻停了下來,他們不知道這幾隻狼要幹什麼,獵人們同時舉起了獵槍向這幾隻公狼射擊,結果可想而知,可此時遠處的狼群已跑的無影無蹤了,獵人們這才明白這幾隻公狼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群體的生存。狼的性情不曾改變,他們寧願麵對死亡也決不訓服。難怪蒙古人民把狼做為圖騰,人類更應該折服於狼的這種本性。這是其他動物所不能有的一種精神。在所有的動物中也隻有狼能夠與人類抗衡,獅子、老虎、狗熊等猛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