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回 楊思明下山(1 / 2)

楊思明昂首挺胸,鞠躬行禮道:“弟子知道了!”

子虛真人笑這說道:“去吧,找你龍兄玩去吧!為師還要閉觀修煉三天三夜,不得打擾我。”

楊思明再次行禮道:“弟子記住了!”

三天後,子虛真人走出道觀,把楊思明帶到孤島上,取出盔甲和八寶屠龍槍。師徒倆走下孤島,忽然白影一閃,狂風卷來,楊思明“哎呀”一聲,已被某物撲倒在地上。

一條濕嗒嗒的舌頭隨之添將上來,將他從頭到頸,徹底清掃了一遍。楊思明哈哈大笑,雙手摟住龍馬的脖子,道:“龍兄,別鬧了,我正想和你去告別,今天我就要去紫雲嶺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回來。”

龍馬將身子連連抖了起來,身上的金星亂穿,如流星隕落一般墜落在地上。金光一熄,再看這匹龍馬變成了一匹真正的白馬。

渾身上下,白如冬雪,沒有一根雜毛,唯有腦門上長著一條黑毛。從頭到尾,長有一丈,從蹄至頂,高約八尺。馬背上佩戴鞍韂韁繩,稀溜溜的暴叫,有騰雲入海之狀。

師徒二人登時呆立在那裏。子虛真人半天才叫出聲來:“思明,這就是你的坐騎!趕快拜祭上天。在好好的謝謝你的龍兄。”

楊思明心情激動,他急忙轉向南方,撩袍跪倒在地上,連連磕了數個響頭。這才緩緩地站起身子,抱住馬的脖子。

動情地說道:“龍兄,委屈你了!”說完潸然淚下。

白馬昂首奮蹄,噅噅直叫。好像在說:“沒什麼,這是上蒼賜給我們的緣分。”

子虛真人見這馬矯健,頗為喜歡,上前撫摸著它的頭,白馬眯著眼睛,低嘶不已。楊思明見白馬對師傅特別的友好,便對師傅道:“師傅,你就給我的坐騎起個名字吧!”

白馬嘶鳴不已,頗為喜歡。子虛真人繞著白馬對白馬道:“你通身如雪,唯有頭頂一條黑毛,我就叫你‘墨頂銀河獸’吧。”

話音未落,白馬昂首奮蹄,興奮地的噅噅大叫。

楊思明身材矮小,暫時還不能頂盔掛甲,隻能把盔甲包裹起來,連同長槍掛在馬鞍橋上。牽著馬跟在師傅的後麵,一起上了紫雲嶺。

從此以後,子虛真人便把七十二路絕門槍傳授給了楊思明。

光陰似箭,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四年過去了。楊思明高一頭,長一倍,已經從原來的小屁孩模樣,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少年。

一個聰明好學,一個傾囊傳授,無論文武,楊思明都到了世間無幾人能比的地步了。

愛徒文才、武學進步得如此神速,恩師自然高興不已。這一天,子虛真人把楊思明叫道近前,對他說道:“你緊鎖在大山之中,不知魏晉。這些年天下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你知之甚少,日後你如何保家衛國呀?”

楊思明問道:“我的國在哪?我的家在哪?目下我應該保誰?”

子虛真人搖了搖頭,道:“貧道也不曾見過你的先人,你又是狐仙的女兒所生,我還真搞不清你應屬那個國家。目下你隻能順從天意,為正義而戰。天命使然,上天既然造就你,定有大用。我估計你的戎馬生涯已經不遠了!”

尋思了一下,子虛真人又說道:“這樣吧,你這幾天到山外走走了,體恤一下民情,熟悉一下當地人的風土人情,日後也好招兵買馬,確保一方平安。順便到青柳鎮走一走,打探一下你師兄的近況,看看他在幹什麼。這些年來我一直擔心,真怕養活一個孽障來。”

楊思明道:“我明後天就下山,喬裝進入青柳鎮,一則聽聽天下局勢;二則探探師兄在做什麼。”

子虛真人道:“也好,也好,那你明天就準備準備,後天就下山。”

第三天一早,楊思明吃完了早飯,背上包裹,拎著碧光劍就下山了。

楊思明自幼在生母嬌養下長大,誰知家中突遭變故,與許爺爺、許奶奶來到許家屯,又得到許家所有人的愛護。

雖然沒有在母親嗬護下過得那樣幸福,但也是一生中所度過的最快樂的時光。原本楊思明開朗樂觀,喜歡交際,可命運偏偏無情地把他遣送大大山裏。

今天終於走出了大山,就好像一隻出籠的小鳥,心裏說不出的高興。他一上路,就施展起陸地飛行神功,穿林度莽,翻山越嶺,向東南方向疾馳而去。

一日行至變徑境內,但見沿途十室九空,路上行人紛紛避難,都說金兵正清剿遼國殘部,大軍一路向南開拔,可能南下又要與宋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