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店就要物色一間店麵,畢竟賣包子也不太適合擺路邊攤,三個人一陣狂逛,終於在接近結尾的一處尋到一間比較滿意的,此處一來不太貴,二來轉個彎就是另一條街,相信客流量也不會太低,於是就敲定下來,稍稍布置一下,包子店就開了起來。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就算再小的店麵都需要一個點名,更何況這還是一家融入了濃濃愛意的包子店,取名絕不是一見隨便的事,作為店名一要響亮,而要好記,三要有新意,當然還要通俗易懂符合題意,總不能讓顧客看了半天也不知究竟是幹什麼吧。
人們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其實一人技窮,兩人技短,三人就會技雜,你說這樣他說那樣而我卻要這樣,能最終達成一個主意還好,要是討論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弄出個是非那就有些BA(悲哀)了,李商胤不得不停止這一場無休無止的“取名大戰”,最後滿臉淫笑的說:“別吵了,山人自有妙計,名字我已經去好了,開張那天你們就等著看好了。”
萬事俱備,隻前西風(注意,不是我不懂典故,實在因為這個時節,這裏隻吹西風啊),選了黃道吉日,開張如期而至,三人為這一天整整準備了一個星期之久,一掛鞭炮放響之後,就宣告又一家店應運而生了,紅布落下的那一刻,楊玉翎和溫柔都斜視仰望,因為她們都想看看李商胤這個“山人”到底有什麼妙計。
“無餓不坐”,什麼!這是什麼店名?還說是妙計,簡直是不可理喻嘛,不過細細一看,還真覺得這裏麵大有文章,單看字麵的意思就會讓知道這是一家飯店,更有想進去坐一坐的念頭,再看招牌上還有一行小字,上麵寫著“經營範圍:包子、麵點、小吃等等”,這又是什麼?從來還沒有見過這樣的招牌,簡直是個異類,當然這樣的招牌在古代絕對是個極品。
開張當日大酬賓,凡進來的客人一律茶水免費,包子半價,在這樣的街上新店開張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更何況一家小小的包子店,但是或許因為別具特色,前看圍觀的人還真不少,自從第一個人滿臉懷疑的進去,略帶讚同的出來之後,那些一直旁觀的潛在顧客就像潮水一樣湧入,雖然比不上食為天周年慶典那樣隆重,但是前來是吃的還真有不少,甚至超過了李商胤的期許。
所有包子都是又李商胤用現代的製作方法及配料,再由楊玉翎親手施工,一道道嚴格把關做成,最後由溫柔這個天生與包子有不解之緣的試吃,三方達成統一才通過,所以也算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更是包子中的極品,且看有肉包子、素包子、豆沙包、粘豆包、還有用小籠屜做成的小籠包、餡裏有湯水的的灌湯包、用鍋煎類似餃子的水煎包等等。
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朝代看不到了,人們當然會抱著懷疑的眼光,但是吃了之後又覺得還真不錯,一傳十十傳百,立即建立起口碑來,時常供不應求,人們排著隊來買包子,看的另外幾家包子小吃店分外眼紅,但是又學不會,隻好眼睜睜看著別人把錢撈走,睜不知道這個怪人哪有那些怪點子,搞的人們趨之若鶩。
“無餓不坐”的生意蒸蒸日上,短短半個月之久就盈利近千兩,弄得楊玉翎和溫柔兩個高興的歡天喜地,原來掙錢這麼容易啊,隻要點子好,行銷正確,就有大把大把的銀子源源不斷的進腰包,李商胤為了慶祝首戰勝利,就在食為天擺了豪華的一桌,就他們三個人瘋狂的開吃。
短短數日不見,李商胤就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商界新秀,林如月望著眼前這個越看越帥的青年,眼神中皆是柔情,自己當日果真沒有看錯,就那樣放他走今天還真有些後悔,再看看他身邊已有兩位美嬌娘,心中更不是滋味,打趣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李公子果然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小試牛刀,便有這樣的成就,小小包子店在李公子手中就想要錢樹一樣,假以時日,定會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