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裂變炸彈又要如何引爆呢?裂變炸彈比聚變炸彈出現得更早,如果它也像聚變炸彈一樣,需要超高溫來引爆,那麼在裂變炸彈出現之前,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產生這樣的高溫了。從這個事實,我得出一個結論——雖然關於這個問題,那套百科全書隻字未提——那就是裂變炸彈可以在相當的低溫下引爆,甚至或許室溫就行。這當然困難重重,因為在發現裂變的存在後,科學家又努力不懈了好些年,才終於發展出裂變炸彈。然而,不論到底有多少困難,都和產生超高溫沒關係——你對這一切有何想法,吉斯卡好友?”
在丹尼爾說這番話的時候,吉斯卡一直目不轉睛盯著對方,現在他終於開口:“我認為你所架構的理論有極嚴重的弱點,丹尼爾好友,因此或許不算非常可靠——但即使你的理論完美無瑕,不用說,它也和我們正在努力弄清的那個禍到臨頭的危機毫無關係。”
丹尼爾說:“我拜托你有點耐心,吉斯卡好友,讓我繼續說下去。事實上,聚變反應和裂變反應都屬於所謂的弱交互作用,它是控製整個宇宙的四種交互作用之一。因此,能夠導致聚變反應爐爆炸的核反應倍增器,同樣能夠引爆一座裂變反應爐。
“然而,兩者還是有所不同。聚變隻會在超高溫下產生,因此倍增器引爆的是燃料中溫度極高、正在進行聚變的那一部分,頂多再加上爆炸後被加熱到足以進行聚變的周遭部分——然後反應物質就會向外炸開,於是熱量開始消散,溫度開始降低,其他的燃料很快就無法再引爆了。換句話說,雖然有一部分聚變燃料爆炸了,但是還有很多——甚至絕大多數——並未爆炸。當然,即便如此,爆炸的威力仍足以毀掉聚變反應爐和附近的一切,例如反應爐所在的那艘太空船。
“而另一方麵,裂變反應爐則能在低溫下運作,那種溫度或許比水的沸點高不了多少,甚至或許室溫就行。所以說,核反應倍增器所引發的效應,會讓所有的裂變燃料全部爆炸。事實上,就算裂變反應爐並未處於運作狀態,倍增器還是能將它引爆。雖然,若以單位質量來算,我猜裂變燃料釋放的能量比不上聚變燃料,可是一旦引爆,裂變反應爐的爆炸威力卻會超過聚變反應爐,因為前者的燃料爆炸率遠高於後者。”
吉斯卡緩緩點了點頭,然後說:“這些或許通通沒錯,丹尼爾好友,但地球上可有任何裂變能發電站嗎?”
“沒有——一座也沒有。昆塔納次長似乎就是這個意思,而百科全書似乎證實了她的說法。真的,雖然地球上有些裝置是用小型聚變反應爐當能源,卻沒有——完全沒有——任何尺寸的裂變反應爐。”
“那麼,丹尼爾好友,核反應倍增器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而你的這些推理,盡管無懈可擊,卻派不上任何用場。”
丹尼爾一本正經地說:“並不盡然,吉斯卡好友。還有第三種核反應,也必須考慮在內。”
吉斯卡說:“那會是什麼呢?我想不出怎麼還有第三種。”
“的確不容易想到,吉斯卡好友,因為無論是太空族世界或殖民者世界,行星地殼中的鈾和釷都少之又少,因此之故,幾乎看不出明顯的放射性。這個問題也就因而十分冷門,隻有少數的理論物理學家做過研究。然而,在地球上,正如昆塔納女士對我指出的,相對而言鈾和釷還算普遍,因此天然放射性——以及它緩緩產生的熱量和高能輻射——在環境中必定扮演相對重要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得考慮的第三種核反應。”
“怎麼考慮,丹尼爾好友?”
“天然放射性也是弱交互作用的一種表現。一台核反應倍增器,如果能夠引爆一座聚變或裂變反應爐,我猜也能將天然放射性加速到足以引爆地殼的程度——隻要該處有足夠的鈾或釷即可。”
吉斯卡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地凝視了丹尼爾好一陣子,然後他柔聲說:“所以你認為,阿瑪狄洛博士的計劃就是要引爆地球的地殼,讓這顆行星無法再孕育生命,他想用這種方式確保太空族繼續稱霸銀河。”
丹尼爾點了點頭。“或者,如果沒有足夠的鈾或釷,無法導致大規模爆炸,光是讓放射性增強也能產生許多危害,例如額外的熱量會改變氣候,額外的放射性會促發癌症或先天缺陷,這樣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隻是慢一點罷了。”
吉斯卡說:“這個可能性真是駭人聽聞。你認為它會成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