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卻說得光複會眾人麵麵相覷,一個個竟低下頭來,誰也不敢正眼看向三魚。
這一場辛亥變動,南國各地都在擴軍,要擴軍,便要有糧有餉,雖然這幾年清朝新政施行,效果顯著,各地都有些存銀。可這些存銀,哪裏經得住這場變亂的揮霍?何況其後罷兵停戰,南北議和,多數的軍餉都拋進了青樓瓦肆,若不是其後朱崇禎頒下七殺令,隻怕這場荒唐,也不知道要到何時才是休了?
這糧餉能出在何處?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江浙一帶的百姓受苦遭累?想必千人會便是因此抗租不交,隻是即便他們打出革命旗號,誰又能容得了他們?
說到底,這一場四不像的辛亥變動,種種欲望勃發,種種圖謀翻覆,人人都想借著眾人私欲而成一己之欲,而最終苦難的承受,卻依舊落在了置身事外,並未參與的平民身上。
如今三魚問出這番話,卻終究是無答之問。當麵的眾人之中,朱崇禎心中最是清楚,也最是感慨,須知道,這一場改製之亂,其實,不過才剛剛開始而已!
因此,苦笑之後,朱崇禎便從懷中取出幾張銀票,遞給尹銳誌,要她將三魚帶走,好好安撫。
等眾人重新落座,都沒有了方才的興致。隻是在那裏悶著頭喝酒,一時間,樓上樓下,灘頭四維,隻有風吹枯木,嘶嘶作響。
如今這場革命,這個民國,光複會為之奮鬥流血了七年的改製,究竟,算是什麼?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裏,氣壓江州十四城。”章炳麟長歎一聲,低低吟道。
“如今民國創建,這一份陣痛,總算應該過去了。我們光複會究竟做了什麼,是非對錯,後人自有公論,何須在此傷懷?來,且再盡一杯吧,今日過後,竟不知何日再能重逢,與諸位故人把酒言歡了!”
“正是如此!”朱崇禎舉杯相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二人說罷,舉杯而盡,卻聽樓下低低的響起一陣歌聲。眾人仔細聽去,卻是當年徐錫麟自東北三省遊曆歸來之後,常常哼唱的那首光複軍歌。這軍歌,凡是出身大通師範學堂的光複會員,十有八九都是極為熟悉的。
原來樓下範愛農見眾人意興闌珊,有幾人更是起身將要離開。範愛農忽然心中感觸,猛然站起身來,向眾人說道:
“今日一別,你我同誌各奔天涯,不知何時才能相逢。如今酒已殘,興將盡,不如諸君與我再唱一次我們光複軍的軍歌吧。這本是徐師最愛的曲子,今日我們以歌作別,也當是告慰殉國的英烈們吧!”
說完,範愛農便起聲唱道:
“狼煙起,江山北望……”
範愛農的聲音並不響亮,但這曲子卻讓許多人想起往事,光複會創會七年,創辦學堂,師長共戰,如今民國創建,卻不知有多少同學師長,已經埋骨他鄉。於是範愛農歌聲一起,便有數十人相和,過不多時,這八詠灘頭上的光複會眾,都大聲和唱起來:
“狼煙起 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
堂堂中華要讓四方
來賀……”
一曲歌罷,光複會眾人相視大笑,許多人便拱手作別,告辭而去!
“味蓀兄(龔寶銓),今後打算去做什麼?”
“漢王有令,要我去故鄉創辦圖書館,也算是造福梓鄉吧?你們呢?”
“家兄所創辦的大通師範學堂還需要勉勵維持下去,我和二哥三哥打算回去,好好的整理一番,不能枉費了大哥和秋競雄當年的心血!”
“尹氏兄妹也隨你們一起去嗎?”
“不,漢王要她們出國留學。如今革命功成,她們還有更好的年華!”
“說的不錯,如今民國創建,新的生活,馬上就要開幕了!”
“仲甫兄呢?”
“我和德潛、豫亭要編撰光複會誌去,編撰完畢後,會去北京吧。”
“如此大事,仲甫辛苦了!保重!”
“保重!”
看著樓下紛紛高歌離去的眾人,朱崇禎對著蔡元培笑道:
“孑民先生不覺得,這光複會的軍歌,這一曲精忠報國,便是最好的國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