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蒙古東部盟市化肥施用及其環境影響的分析
工作研究
作者:新花等
摘要:化肥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物資,是農業生產、糧食產量的重要保障,在糧食的增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化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糧食供給也具有逐漸增加的傾向,但增加糧食生產和保護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較低的文化程度、環境意識,導致化肥施用量不合理、化肥利用率較低等問題並增加了農戶的農業生產成本,也對土壤、大氣、人體、環境造成了汙染。本文主要是采用數據統計的方法,與統計年鑒和文獻資料相結合,對內蒙古東部盟市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以及化肥施用狀況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同時總結了化肥施用對環境的影響;最後針對農民不合理施肥行為,提出了注意化肥的施用量,以及提高農民的環境問題的保護意識等。
關鍵詞:東部盟市化肥施用環境影響
一、引言
(一)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化肥施用對農民高產量、穩產量有著積極作用,是發展農業生產和提高糧食產量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化肥的不合理以及過度施用,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各種的疾病和環境汙染問題。但是,化肥的合理使用已經成為在農業生產與環境發展當中必須改善的一個重大問題。
隨著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農業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斷增加。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情況對土壤和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但還沒有有效的措施解決這樣的損害。因此,必須引導農民合理施肥,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有效地降低並且解決化肥過量和不合理施用所帶來的環境、大氣、人體等問題,最終實現環境優化以及提高種植效率。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農民必須在固定的耕地麵積上合理施肥,同時要提高糧食產量,還要保護和改善環境,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質量。如何用好化肥,充分發揮化肥的作用,一來能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二來也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本研究主要是以農村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為目標,在糧食產量中化肥起著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根據呼倫貝爾盟、通遼市的化肥施用情況,對化肥施用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建議。通過本次調查,減輕因不合理施肥而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降低化肥成本,促進農民的增收。
二、東部盟市化肥施用現狀分析
(一)陳巴爾虎旗
1.糧食作物播種麵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係
本文以東部盟的若幹盟市一切入點,運用1995-2010年內蒙古統計年鑒的數據來分析化肥施用與糧食產量關係。結果表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較強的正比關係。化肥施用是影響糧食產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以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的數據來分析。
反映的是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的糧食作物播種麵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係。糧食作物播種麵積逐年較強的增長趨勢,同時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長的趨勢。糧食作物播種麵積由1999年的24658公頃增加到2010年的39613公頃。化肥施用量由1995年的2601噸增加到2010年的6266噸。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該旗的化肥施用量隨著耕地麵積的增加而增加。
2.糧食產量與化肥施用量的關係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糧食,化肥又是糧食的糧食,2010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噸,2010年化肥累計施用(折純)為73310噸,看看糧食與化肥的產量比例,這表明兩大問題:化肥為糧食的增產作出巨大的貢獻,同時人們每年不得不被動地間接吃掉大量的化肥,這也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糧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從糧食產量的角度來看,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關係。給出陳巴爾虎旗1995-2010年糧食產量與化肥施用量之間的關係。化肥施用量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相應的糧食產量也保持了較強的增長趨勢。1995-2003年陳巴爾虎旗的糧食產量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比較穩定。2004年開始糧食產量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化肥施用量也由2004年的4850噸增加到2010年6266噸,年均增長率為29.2%。糧食產量由2003年的7086噸增加到2009年的噸。隨著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持續提高,農業生產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每畝農作物的化肥折純用量將繼續上升,但增長趨於穩定。這說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有著較強的相關關係,化肥施用量越多,糧食產量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