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農民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意願的影響因素(1 / 2)

淺析農民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意願的影響因素

工作研究

作者:哈斯 修長柏

摘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所麵對和服務的主體是農民,所以農民是否有意願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中以及農民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願是否強烈直接影響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因素意願影響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服務農民為主要目標,為這些參與到合作社當中的農民提供生產資料的購買的渠道,為這些社員提供較好的農產品培育方式方法,並為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等有提供用的信息的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同類農產品或同類農業生產經營的生產者以及負責人,在自願、自製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的一種經濟合作組織。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業經濟的推動與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農民專業合作社所麵對和服務的主體是農民,所以農民是否有意願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中以及農民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願是否強烈則直接影響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長足發展。

一、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影響其參與意願

有關調查顯示,當向農民們提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時,大多數農民聽說過這個組織,而少數農民從未聽過這個名稱。當問及什麼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時,隻有極少數農民能夠有明確的答複,剩餘的絕大多數農民都表示說不清楚或不太明白。鑒於此,絕大多數農民可以說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並不了解,有些農民可能隻是聽說有這樣的一個經濟組織存在,但在談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生背景、發展曆程、基本特征、成立的條件、設立的程序、遵循的原則、以及成員的權利和義務等等時,都會感覺到很陌生。

絕大多數的人在麵對另類的新事物或者是不了解的事物時所采取的態度都是不積極、不主動,甚至是抵觸的。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了前人的實踐經驗及成果時,才會出現較多關注者和參與者。在我國,農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大約為60%,而且絕大大多數農民所采取的經營方案為傳統的家庭承包製。農民們在麵對新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樣的經濟組織認知程度不高,進而導致他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參與態度不積極、不主動,這樣則大大的影響了農民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願。

二、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製度方麵的疑問影響其參與意願

農民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製度方麵比較關心的是:第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機構為如何;第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導者如何確立產生;第三、他們如果參與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能否具有發言權;第四、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否公開透明等問題。農民們心目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是一個集“民主、自治、自願”於一身的合作經濟組織,但是他們對現實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能不能兌現實行“民主、自治、自願”的製度及原則存在這一定的疑問。他們對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能否體現自我價值以及地位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他們擔心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說不上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被始終擱置不予采納,無法將自己的切身利益抓在手中。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想化是要實現社員“一人一票”,但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治理時卻難以實現,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治理模式,與傳統的合作社治理模式相背離。這可能是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製度發麵有疑問的因素。如此以往,在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製度方麵的疑問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