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餘市層麵
為進一步促進新餘市苗木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發揮苗木花卉在修複和治理重金屬汙染土地中的重要作用,為全市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新餘市大力推進贛西千裏苗木花卉走廊建設,努力抓好全市苗木花卉工程。
(四)挑戰分析
1.麵臨大陸其他台灣農民創業園的挑戰
目前大陸有29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從區域分布來看,既有沿海經濟較發達、台資相對集中的地區,也有農業資源豐沛的農業大省;既有對台農業合作基礎良好的區域,也有地處大陸經濟中心、對台經貿合作潛力巨大的中西部。尤其一些農業大省、大城市郊區、具有立體氣候的西南省市在建立台灣農民創業園等方麵采取了積極措施。如何避免同質化,開發建設出自己的特色,是精致農業園要麵臨的主要挑戰。
2.麵臨對農業園期望過高,而大陸農業發展體製、機製尚有不盡完善的挑戰
近年來中央和各地市出台的一係列優惠政策,鼓勵台資企業和台灣農民到大陸創業,使台資企業和台灣農民在島內發展艱難的情勢下,對轉投大陸抱有很高的期許。但由於兩地農業經營理念、政府輔導方式、管理水平、金融和保險服務以及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等的差異,台資企業和台灣農民會產生不適感。如何在現有體製、機製下很好解決台資企業和台灣農民在農業園的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精致農業園必須未雨綢繆。
四、相關建議措施
針對以上對新餘精致農業園的分析,要實現農業園的跨越式綜合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創意農業產業為支撐,以休閑農業、旅遊觀光多層次發展為目標,突出蝴蝶蘭及食用菌生產的技術產業優勢,重點塑造農業體驗、觀光遊覽、休閑遊憩、康體養身、花卉展銷等核心功能,成為新經濟模式下自然景觀獨特、地域文化濃鬱、服務設施先進,集合生產、觀光、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現代精致農業園。
(一)農業休閑的品牌典範地——尋求“生態+自在+悠然”的結合
清新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地和諧的農業生產環境是整個區域資源環境的基本格調。應以蝴蝶蘭及食用菌生產基地為發展品牌,以創意農業體驗與休閑旅遊產業的結合為特色,突破傳統農業園區發展模式,倡導一種貼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態度。強化情景化、體驗化特征,注重挖掘和推介規劃區的宜人風光,著力展現和諧生態景觀,將生態、悠然、自在貫穿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為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提供更多觀賞農業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機會和場所,為旅遊者的休閑娛樂活動提供生態化的設施和服務。
(二)品質文化的多元體驗地——尋求“農業觀光+文化體驗+品質休閑”的聚合
品質意味著精致、品位,意味著小體量的精雕細琢。通過將農業基地、精致景觀與休閑元素的疊加,構築高品質、高檔次、高附加值的農業產業鏈與創意旅遊產業鏈。同時,結合智能化、休閑化設施,構建品質高尚、設施完備的休閑環境,提升旅遊品牌力和吸引力,將農業園打造成為具有農業觀光、品質休閑、文化體驗等多元體驗的農業生態園區。
(三)傳統旅遊的休閑新視野——尋求“人性化+生態化+智能化”的契合
明確農業園發展優勢,人性化地考慮遊客的各種需求,以生態化的休閑生活環境給遊客舒適的感受,以智能化的手段提供遊客高層次的享受,將精致農業園打造成為區域旅遊發展首位集聚地,形成集人性、生態、智能於一體的農業休閑地。
參考文獻:
[1]張慧禎,黎元生.台灣精致農業發展的經驗和啟示[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1,24(3).
[2]新餘市情概覽.中國新餘網[EB/OL],2013-01-27.
[3]2012年新餘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江西省統計局.
[4]譙德惠.好市場調查確定企業定位—大陸蝴蝶蘭市場分析與預測[J].中國花卉園藝,2005(1).
[5]王思羽.江西省出台支持台資企業發展25條措施[EB/OL].中國台灣網.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