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東會展旅遊發展模式分析(2 / 3)

(一)大事件型

這一類型的會展旅遊在原本沒有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地方發展起來,通過舉辦一次或一係列的大型會展活動,在短時期內迅速提高知名度,會展旅遊收入大幅增加。會展旅遊屬於這一類型的很少,在山東省隻見於濟南、青島、海陽等地,在全國或世界範圍內案例較多,如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2009年全國運動會等。山東省內濟南作為這一類型的案例更為貼合。一直以來,濟南作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對經濟發展的關注一直排在青島之後,但在2009年全運會期間,國內各方對於泉城濟南的宣傳超過了過去十幾年,吸引了廣大國內外遊客,為濟南的旅遊業帶來了巨大收益。

(二)品牌型

這一類型會展旅遊是立足於自身成熟的各方麵條件自然發展起來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地理區位可進入性強,從參展商和辦展質量來看都形成了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會展品牌,發展比較成熟。此類型將會展與旅遊高度結合,依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資源和會展品牌,為本地區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2010年第十一屆山東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共有十六個國家和地區,30個省、市、自治區171萬人次參展參會,實現各類貿易額161億元。如此大的參觀人數帶動著旅遊業的發展的六大方麵。在山東會展旅遊中,此類型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濰坊國際風箏節、青島國際啤酒節、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煙台國際葡萄酒節等。

(三)政府主導型

這一類型的會展旅遊目的地旅遊資源和區位條件較好,但優勢不明顯,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基礎設施的大手筆開發,使這些地區會展旅遊得到了助推式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國際化水平不高,發展不成熟,缺乏特色,多個方麵過多依賴於政府和行業協會。在山東會展旅遊中,此類型占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濟南千佛山民俗文化廟會、泰安東嶽會廟會等。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此類型是會展業和旅遊業有機結合的產物。山東省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為會展業吸引國內外的參展商,會展的成功舉辦又為旅遊業帶來了食、住、行、遊、購、娛等方麵的收益。如2012年第11屆泰安肥城桃花節以“舉辦一個節慶,帶動一方產業,服務地方經濟”為思路,將會展與旅遊促銷、商務活動良好結合,推動三方在當地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山東省發展會展旅遊的條件分析

(一)山東省發展會展旅遊的自身條件

1.經濟基礎好

山東省作為全國範圍內的農業和工業大省,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在國內各省份中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山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416.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749.3億元,年增長20.7%。在提升農業、優化工業的同時大力實現服務業的跨越發展,開發藍色海洋經濟,為經濟的發展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發展契機,這為發展會展旅遊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2.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

在旅遊資源方麵,山東省可謂造物者的恩賜。從泰山到嶗山,從黃河到沂水,從第一大海港青島港到不凍港煙台港,再從儒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山東為前來旅遊的人奉獻著一出絕美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盛宴。因此,山東省以其獨有的資源和宜人的氣候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