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能耗水平高,支柱產業以高耗能產業為主
高耗能的產業結構、GDP能耗水平高,是自治區能源結構的顯著特征。2009年全區萬元GDP能耗為2.009噸標準煤/萬元。能源消費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我區以鋼鐵、電力、鋁業、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體係。能源經濟的快速發展既對本地區經濟增長產生有效拉動,同時又使自治區麵臨著高耗能經濟所帶來的壓力。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決定內蒙古必須加快發展低碳經濟
內蒙古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就必須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展低碳經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內蒙古產業結構重型化問題。同時,由於內蒙古的能源消費結構,使經濟發展與環境容量的矛盾在未來時期將愈顯突出。2011年上半年15個城市的空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0.034毫克/立方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平均濃度上升了0.004毫克/立方米。各城市的平均濃度在0.005-0.062毫克/立方米之間。赤峰和烏海市二氧化硫濃度級別為三級(輕汙染),占監測城市數的13.3%。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巴彥淖爾、錫林浩特、巴彥浩特和二連浩特8個城市的濃度級別為二級(良好),占53.3%。赤峰、烏蘭察布、巴彥淖爾、烏海市的二氧化硫濃度上升,其中,赤峰和烏海市的二氧化硫濃度級別由二級良好變為三級輕汙染,烏蘭察布和巴彥淖爾市二氧化硫濃度上升了0.013毫克/立方米和0.028毫克/立方米。
2012年,內蒙古四項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88.39萬噸,其中,工業和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6.24萬噸,氨氮排放量5.27萬噸,其中工業和生活氨氮排放量4.0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38.5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41.90萬噸,給自治區的大氣汙染治理帶來了極大壓力。
二、低碳經濟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從政策上規範化,在低碳發展方麵建立完善合理的政策,規劃低碳發展的方針,製定低碳發展的長久戰略
在轄區內建立低碳技術示範點,利用政府職能開發推廣、交流合作低碳技術和低碳經濟,形成低碳政策體係,促進發展支持型主體的經濟發展格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力量和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形成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另外,對低碳技術研發單位、低碳經濟發展單位從政策、稅收、信貸、土地等方麵給予支持和鼓勵,特別是新型綠色能源企業、高效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單位,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激勵。
(二)重視研發和推廣,對低碳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