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蒙古煤炭工業的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1 / 2)

內蒙古煤炭工業的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

產業經濟

作者:張凱 張靜

摘要:內蒙古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儲量位居全國第一,內蒙古依托其豐富的煤炭資源,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可是麵對今年的煤炭產能過剩危機,本文將通過分析內蒙古煤炭工業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發展現狀,來探索內蒙古煤炭工業的發展對策,從而使內蒙古煤炭工業盡早地走出危機。

關鍵詞:內蒙古煤炭工業發展對策

內蒙古煤炭企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在不斷的進步。2011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2010年全國煤炭企業100強和全國煤炭企業產量50強名單,中國煤炭工業企業100強采用國際通行的排序方式,以企業銷售(營業)收入為標準進行排序,50強以煤炭產量為標準排序。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有14家進入100強,8家企業入圍50強。近年來,內蒙古煤炭工業在政府的重點扶持下,使煤炭生產企業得以快速發展,煤炭工業的主導地位也日益突出,但重點煤炭企業發展水平還很不平衡,煤炭企業的規模較小,產品結構也很單一,人才短缺,管理落後,生產力水平低,這些都製約著煤炭企業的發展。在此次的排名中,除伊泰集團位居19名外,其他的入圍企業排名還很落後,這與內蒙古自治區作為產煤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符。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產業製度,優勝劣汰,加強煤炭工業的建設,使其對內蒙古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內蒙古煤炭工業的現狀分析

(一)內蒙古煤炭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內蒙古煤炭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煤炭工業在全部工業中的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2009年以來,煤炭長遠的快速增長與其他行業增長放緩並存成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顯著特點,2009年前11個月,煤炭對內蒙古工業的利潤貢獻率高達55.7%。煤炭工業總產值和總資產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增長速度明顯,內蒙古煤炭工業的工業總產值增長率從2001年的0.13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0.85,增長速度提高了5倍。

此外,內蒙古煤炭工業也成為帶動內蒙古經濟快速增長的源泉,對內蒙古的GDP有突出貢獻,對內蒙古經濟的增長具有直接貢獻,並且這種貢獻是在逐年遞增的。煤炭對GDP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工業增加值對GDP的直接貢獻。根據數據顯示,2001-2007年內蒙古規模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的工業增加值占內蒙古GDP的比重由1.62%增加到7.77%,平均占比4.12%。

(二)內蒙古煤炭工業社會發展現狀

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職工的貢獻,因此,職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格外需要重視。煤炭的安全生產已經是煤炭企業永恒的主題,煤炭企業安全工作的成敗直接牽動著全局,尤其在如今可續發展觀的思想下,堅持以人為本。近年來,雖然內蒙古煤炭產量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而死亡人數和百萬噸死亡率所占比例不斷減少,全國煤炭生產的百萬噸死亡率從2000年的5.71下降到2009年的0.892,內蒙古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從2.9下降到0.052,安全生產水平遙遙領先於全國水平。同時,內蒙古煤炭工業的科技人員投入不斷加大,科技人員比例有所提高,但煤炭工業的總體科技投入還比較低,技術裝備水平也不高。

(三)內蒙古煤炭資源利用現狀

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在可預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內蒙古都將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和供應基地。內蒙古自2004年開始設立地質勘查專項資金以來,國家已累計向內蒙古投入地勘資金12.1億元,自治區政府投入專項獎金44.73億元,從而拉動社會投入投資勘查資金105.73億元,基本形成內蒙古地質勘查多元化投資勘查格局。同時,近5年來,內蒙古發現和新探明煤炭資源礦產地共212處,大型礦產地有92處,新增煤炭資源儲量5100億噸,通過自治區專項勘查自檢項目的實施新增的煤炭資源儲量有4046億噸。此外,內蒙古已查明煤炭資源不斷增加,到2010年內蒙古已探明煤炭儲量達到7413.9億噸,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