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新型保險代理營銷製度的改革路徑探析(2 / 3)

3.準入門檻降低,營銷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嚴重損害保險業社會形象。在發展營銷員隊伍的過程中,保險公司常以營銷員的人海戰術拉動業務,管理粗放、大進大出、代理人與險企關係不順等問題日益突出。這個模式下,特別是在級差利益觀念引導下,營銷員的準入門檻不斷降低,退休員工、下崗工人、甚至連認字不多的待業人員都湧入保險營銷隊伍,導致其整體素質偏低,嚴重損害了保險業的形象,降低了消費者對保險的認同度和有效需求。

4.信用缺失,導致道德風險頻頻發生,成為製約個人代理營銷業務的發展瓶頸。現行的個人代理人製度,使代理人很難把保險營銷作為一種職業。這一製度本身的特點就是“你拿來保費,我付你傭金”,業務員與公司的價值取向不同,“臨時工”的意識對道德風險的產生是一種催化劑。短期的思想意識,決定著短期的行為。由於業務員短期行為引起的誤導、騙保、售後服務不到位等現象,給保險業誠信帶來了不良影響,某種程度上也製約著公司的發展。各公司大量收到業務員不誠信、服務不到位的申訴,反映了客戶的心聲,也必然影響到壽險公司的聲譽和發展。

二、我國保險個人代理營銷體製改革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現行中國保險代理人製度已經不適應保險業發展需要。現行營銷員管理體製出現種種弊端的根源,一是保險營銷員的銷售模式、銷售能力與客戶的需求、客戶的購買能力出現了嚴重錯位。取樣分析顯示,大部分保險營銷員在銷售保險產品的時候隻考慮自身的利益,為了完成銷售業績而銷售,並未考慮客戶的利益和客戶的需求。其實,在中國最需要也最有購買能力的是中高端客戶,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大部分保險銷售主體把眼光都盯在了中低端客戶身上。二是保險營銷員的基本素質亟待提高。最為典型的就是,保險營銷員專業素質不夠,很多產品不懂也敢去講,最終導致了“盛行一時”的銷售誤導。三是造成當前保險營銷員製度出現種種問題的罪魁禍首是市場經營主體以規模為王的經營理念。正是這種理念“滋養”了種種不良現象。所以,改革現行營銷員管理體製前,應從根本上扭轉經營主體的經營理念。

個人代理營銷在中國保險市場中的渠道地位不可否認。雖然銀保、網銷、電銷等新興渠道迅速崛起,但個險營銷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動。因此,保險營銷員管理體製改革,是一個深入全行業的一項體製改革,乃大勢所趨,保險企業、保險中介公司等都要積極主動地創新實踐。2010年出台的《營銷員管理體製改革新規》為行業描述了一個清晰且光明的未來。這次改革的總體目標是著力構建一個法律關係清晰、管理責任明確、權利義務對等、收入與業績掛鉤、基本保障健全、合法規範、渠道多元、充滿活力的保險銷售新體係,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進入營銷員隊伍。

三、我國保險個人代理營銷改革路徑探索

(一)核心就是建立代理人產權製度,即引入保險經代企業代理人的產權

建立代理人現代商業產權製度,構建新型保險中介生產關係,就是要引入保險經代企業代理人的產權,從而解決目前中國保險業代理人普遍困惑的法律身份、事業歸屬感、行業誠信等基本問題。

引入保險經代企業代理人的產權,主要包括三個方麵:一是代理人可以世襲個人續期傭金利益;二是代理人可以世襲個人發展的團隊組織利益;三是對於行業精英代理人、公司績優代理人配送期權,預留績效股份。這些產權製度的明晰會改變行業逐利流動、無序競爭、誠信缺失的格局,營造了經代企業為代理人私有化現象,大量行業精英會紛紛改行進入經代企業,為“自己打工”,做“真正的老板”,幹“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