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流經濟的管理模式和意義分析(2 / 2)

三、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經濟發展

(一)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特點

使用供應鏈管理模式來發展物流經濟,可以大大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減輕公司的運輸壓力,使公司內部的分工更為明確。企業隻負責自身的核心業務,而對於存儲、外包這樣的業務將會交給物流企業管理,這不僅大大提高了企業經營的效率和競爭力,也還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從而使企業和物流公司取得了雙贏。供應鏈模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就是供應鏈管理模式具有敏捷性、合作性、柔性以及滿意程度高的特點。

(二)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物流經濟的有效作用

1.減少產品庫存成本

作為企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庫存在企業的生產成本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庫存成本大致可以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訂貨成本,二是貨物存儲。二者之間相互聯係,密不可分。當訂購的貨物的數量增多時,將會延長訂貨的時間,降低單位訂貨的成本,與之相反貨物的存儲成本將會大大增加。為了將成本降到最低,企業通常會將目光重視在訂貨量上。在物流公司的幫助下,可以極大地減少公司的存儲成本,甚至實現零存儲。物流公司擁有便捷、準確的物流鏈和配送體係,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庫存成本,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

2.強化了整合運輸能力

消費者在對商品進行網購之後,最為關注的就是商品何時才能到達自己的手中,以及企業采取何種物流方式,和物流公司的速度是否令人滿意。運輸成本在企業的物流成本中占很大一部分。為了進一步節省和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企業可以向物流公司請求幫助。物流公司熟悉各種類型的運輸方式和運輸流程,具備對運輸進行強化整合的能力,可以在結合產品特點和運輸時間、費用的基礎之上幫企業製定出一條適合企業商品的運輸方針,使商品運輸達到既經濟又快捷的目的。

(三)促進供應鏈的整合工作,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平台

傳統的供應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並滿足現代企業的持續發展需求,因此急需對供應鏈進行整合,以便提高供應鏈的功能。但是,企業通常難以有效將這些供應鏈進行整合,而物流公司由於具備大量的信息和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能夠更高效合理將供應鏈整合。因此,物流公司與企業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強,為了進一步促進供應鏈功能的有效發揮,還攜手共同建立和健全了物流信息平台。

(四)加強了對客戶的管理,提高了服務質量

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可以在物流企業的幫助下直接聯係客戶,提高供貨以及退貨的速度,並在第一時間解決客戶所麵臨的問題和麻煩,不僅加強了對客戶的管理,而且進一步為顧客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鞏固了客源,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對企業物流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物流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能否進一步提升物流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企業要想在複雜的國際化競爭中長盛不衰,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起第三方物流帶來的優勢作用,快速提升供應鏈的運轉,才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達到高效、及時、準確地滿足顧客的目的,更加有力地占據市場中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王懷昌.中國物流業的新發展[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李睿.淺議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遇到的困難[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

[3]劉川.供應鏈環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價值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4(11).

[4]韓立清.外包、供應鏈集成與第四方物流[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7).

[5]王斌,朱毅潔.我國航運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8(28).

責任編輯:曉途